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小学三年级了,还没有养成比较好的习惯怎么办?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校长赵丹阳表示,三年级的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的确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先分析好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哪一方面比较明显再实施引导。对于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更应注重的是“养”,而非以“管”代“养”。
案例
微信公号家长提问:现在孩子小学三年级了,还没有养成比较好的行为习惯,有的时候回家书包一放,就看电视,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帮忙端盘子、端碗,家长在一旁说了也没有用,孩子根本不听我们的,我们都很着急,但却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该从何做起?
专家观点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校长赵丹阳:三年级的孩子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的确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个性差别大: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二是情绪不稳定: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严肃、冲突、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
三是自控力不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先分析好孩子的性格特点在哪一方面比较明显再实施引导。对于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家长更应注重的是“养”,而非以“管”代“养”。例如在我校以艺术教育为载体养德、养行、养心应该说很见实效。
我们将学科教学与艺术发展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自己家庭作息时间,并以艺术成长印记录的形式呈现自己与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美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