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教育书屋

初中升高中——四点诀窍,助跑中考

郭丽芳

2013年12月25日14:39        手机看新闻

初中毕业想要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对于参加过“小升初”大战的家长而言,这可简单多了。除了要吸取以前选学校的经验教训,主要就是比孩子的成绩了。但如果孩子成绩还不错,本可以读一所不错的重点学校,却因为家长的一些信息判断错误等原因错误地选择了不太理想的学校,那就会留下许多遗憾。因此,家长在初中升高中时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外,必要的信息和知识还是应该具备的。

第一点:判断学校真实信息

学校往年的升学率、平均分只能做参考,不可完全相信。有的家长以为选一所名牌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现在很多名牌学校只是集中了众多优势,特别是生源优势,本身的教育质量并不一定很优秀。比如一个班平时成绩平均分比别的班差 5~ 6分,但到最后中考时班里成绩最差的学生突然得了急性阑尾炎不能参加中考,这个班的平均分反而可能成为全年级第一名。因此,平均分有时候不能说明这个班或者学校成绩是否优异。为了提高升学率、平均分、优秀率,有些学校甚至在中考填报志愿前鼓励班主任开动员大会,会议内容就是动员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到其他市区、学校报考,最好不占本校名额。所以家长在考察学校时,不要只关注哪所学校平均分高,升学率高,这些数字只能作为参考,两所学校平均分差 5分以内的都不算差距。

第二点:填报志愿有技巧

一般中考前一模成绩出来后,学生就要考虑报志愿了。对于报考志愿来说,一模成绩无疑是最有参考价值的。因为各个学校在本区的招生人数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考生和家长可根据孩子在初三第一学期 1月份的统考和第二学期 5月份的一模考试中的位次来判断自己大致属于哪一档的学校,并据此来填报中考志愿。

报志愿要从高分到低分,拉开梯度,按顺序报名。前面的志愿应该是孩子努努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高中,如比自己一模成绩高出 10分左右的学校;中间的志愿应该是孩子的成绩所能对应的学校,这些学校应该是孩子将来最有可能就读的高中;最后一定要有保底的学校,以防万一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也有学校上。这三个层次志愿之间以相差 3~ 5分为宜。每年中考报考志愿,总有家长和学生不懂得这个规则,把一堆录取线差不多的学校写在一起,这样孩子很有可能一个不行,其他的基本也没戏。

如果碰到两个排名差距不是很大的学校,排名靠前的学校是普通班,而排名靠后的学校是实验班,那选择排名稍差的学校的实验班要好于选择较好学校的普通班。因为各个学校的实验班都会配备最好的老师,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三点:各区评分标准略有差异

每年都有幸运的事情发生。

我见过很多孩子因为跨不同区报考,成绩有一个不小的提升幅度。秘密在于,各区批改试卷严格程度不同,往往教育水平越高的区,改卷越严。因此家长可以事先分析孩子所在区域的教育水平高低。比如西城区重点学校集中,学生成绩突出,改卷就相对比较严格,需要教师手改的试题部分每个区都有不小的差距,特别体现在语文、英语的作文上。当然不否认孩子后期的努力和超常发挥也是分数提高的因素。孩子因为跨区考试,成绩上有十多分的差距也是很普遍的。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能只因为这个理由让孩子跨区报考,以防孩子产生侥幸心理。

第四点:根据孩子自律能力选学校

初中的孩子在对自己的认识上往往还不是很客观,同是重点中学,一个学校管理严格,另一所管理较民主、自由,需要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这时候该如何选择呢?

对于天赋较好、自律能力较强的孩子应该选择较为宽松、作业负担不是很重的学校,因为这样,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一些自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最好帮助孩子选一所管理比较严、成绩比较平均的学校。为什么成绩比较平均?因为学校是靠严格管教,大量的作业、考试鞭策出来的成绩,所以大部分学生成绩都还可以,但想考出很拔尖的成绩就比较困难。而自律性弱的同学如果去了管理比较宽松的学校,就很有可能因为学习自觉性差被甩在后面。郭超这个孩子聪明但不太好学,自觉性差,初中时父母逼、教师哄,中考发挥非常不错,家长教师都没想到,孩子竟然考上了北京四中。但四中这样的重点高中管理比较宽松,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郭超这孩子自觉性差,连教师的作业都不写,投机取巧。可想而知,他成了年级里垫底的学生。

同是重点校,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有所不同,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给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孩子本来基础就弱,家长努力让他上名校, 他和其他同学差距较大, 这样常常不是帮孩子, 反而会害了孩子。

有了以上的意见,家长就可以结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具体情况更加理性地帮孩子选择理想的学校。当现实条件限制了家长选择学校或教师时,咱们也不要气馁,可以更加注意家庭教育。毕竟也有很多孩子从小顺其自然地上小学、中学、大学,最后成才的也不在少数。家长要保持一个良好心态,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并更多地了解相关的升学咨询,让孩子能在求学之路上走得更顺利一些。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教育实习生、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