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三不要”招考怎能保障“优者从教”

2013年12月25日09:4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三不要”招考怎能保障“优者从教”

  “近3年的教师招考只有笔试,没有面试和说课试讲考查,前两年的教师招考甚至连教师资格证都不要,且限制应届毕业生报考,只招本县生源的往届生……”这是记者近日在山东采访时了解到的某市一个县近3年来的教师招考情况。该县近年来每年招考新教师100名左右,这种“不要教师资格证、不要应届生、不要说课试讲”的“三不要”式教师招考办法,被戏称为教师招考的“奇葩”。记者调查发现,该市所属的县(市、区)中,大多数在近几年的教师招考中都只进行笔试考查,不进行说课试讲。

  不专业不规范,教师招来上不了讲台

  近年来,各地积极公开招考补充青年教师,一个县每年招考新教师多则几百名,少则几十名,大大改善了教师年龄结构,尤其是为平均年龄较高的农村教师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受到基层学校欢迎。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教师招考过程中,依然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专业考查话语权不足、专业考查优势难以发挥、考查过程和考查内容不够规范科学、地方保护性生源地限制依然突出等问题,以致出现“三不要”式的教师招考办法,招考来的部分教师“上不了讲台、当不了老师”。

  日前,在一次山东全省教育系统会议上,某市一位教育局长讲了一个案例:当地通过公开招考进来的一位教师,因有口吃结巴的习惯而严重影响正常讲课,难以胜任教师职业,这位教师本人和教育局长都非常苦恼、无奈。“看似通过了符合规定程序的公开招考,最后招到的却是不适合当教师的人。”这位局长说。这样一个简单的案例,迅即引起了众多与会教育局长的强烈共鸣:“如何改进教师招考机制,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从考选机制上保障选择‘优者从教’,成为基层学校和教育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不少地方在教师招考过程中只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课,不考所任教的专业课;或只注重笔试考查、忽视面试和专业试讲环节。甚至还有不少地方把教师招考和当地其他综合类、卫生类等事业单位招考一起组织,教师笔试考时事政治和写作、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基础、教师职业道德及教育法制等,却不考专业课内容。一位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些做法脱离了教师职业的实际需要,难以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很难考查出教师的“看家本领”,导致教师招考工作“不专业、不规范、不科学”,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招考的部分教师“上不了讲台”。另一位基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近几年以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人才”,招考的10多名硕士研究生分到中小学后连组织教学都很困难,最后基本上都转到了教学管理、教学辅助等其他岗位。“高学历不一定就适合教中小学,也许他们更适合搞研究,而不是讲课。”这位工作人员说。

  “一刀切”的考选难以体现学科专业要求

  山东某市一区县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1年以前,当地招考教师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笔试内容除了30分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还重点考查100分的专业课,专业课根据“报考什么学科,考什么学科专业知识”的原则进行,音乐、美术等专业则重点进行声乐、素描等专业技能的测试。

  但从2012年开始,当地由市里统一组织教师、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招考,教师在笔试考查中只考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教育基础理论,而不考所要任教的学科专业知识。对于当前农村学校紧缺的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更是难以体现专业要求的特殊性,一些专业能力并不突出的考生通过了笔试,获得了面试的机会,而一些专业能力强但教育基础理论笔试成绩欠佳的考生,反而在笔试这一关就被拒之门外了,连面试说课的机会都没有。

  “这种‘一刀切’式的招考办法,难以体现学科专业尤其是音体美等专业特色较强学科的要求,很多报音乐学科的考生唱歌跑调、吉他等乐器最简单的曲谱都不会弹,报美术学科的考生连最简单的素描都不会,导致这些专业教师的考选余地大大减少,最终招考的专业课教师质量大不如前。”这位工作人员说,“像音体美这些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还是应重点考查专业技能。”

  终于,在2013年的教师招考中,经过当地教育部门积极争取建议,在教师招考中又增加了对专业知识的考查。

  教师招考机制急待规范,增强教育部门招考话语权

  一些地方出于保障本地生源就业、压缩事业编制、减少财政支出等目的,招考教师时只限定“本地生源”,能突破县区而在全市范围内招考,就属非常“开放”了。一位县教育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本县生源明显不足,再减去非师范类院校的和没有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实际上在本县毕业生中招考教师基本上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当地还把中小学教师招考的条件限定为“本地生源、本科及以上学历”,导致原本招收100多名教师的计划,最终报名人数还达不到招考计划数,结果只能是无法完成招考计划。这位负责人认为,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放开生源限制,恰当设置招考门槛。“但这些教育部门说了不算。”这位负责人说。

  采访中,不少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教师招考工作虽然涉及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组织、纪检监察等多个部门协调配合,但更应充分保障教育主管部门的合理事权和专业话语权。以教育部门为主导建立科学的教师招考机制,让适合当教师的人来当教师,保障“优者从教”,才有可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山东在今年开始的教师资格制度考试改革中,将笔试部分由原来的只考教育学、心理学两门改为多科考试,增加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强化实践能力考查,考试内容更加全面、科学。

  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张传若告诉记者,当地近年来坚持完善教师招考由教育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支持和监督的机制,注重基础素养、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3个方面的综合考查,“教师招得很专业,也很好用”。(记者 魏海政)

(来源:中国教育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