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以“与时俱进”为名删除鲁迅 指导思想很可怕

2013年09月05日10:10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以“与时俱进”为名删除鲁迅 指导思想很可怕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初一教材仅存的唯一一篇鲁迅作品《风筝》也被删除了。其余多个版本的教材中鲁迅的作品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对此,凤城初中的薛老师解释说,“鲁迅的文章与时代脱节”、“鲁迅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是社会的阴暗面,与社会主旋律格调不一致”。

  反对

  怎会与主旋律不一致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鲁迅作品怎么会与“时代发展有隔膜”,“与社会主旋律不一致”,难道现今的社会已经发展到尽善尽美,人人都成道德完人了?举凡鲁迅笔下出现过的人物,如孔乙己,阿Q,假洋鬼子,小D,王胡,祥林嫂,华老栓父子,以及众多看客,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他们不但没绝迹,还非常生动地活跃在当今的社会舞台。换句话说,先生对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国民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今人尤须发扬鲁迅的批判精神,针砭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国民劣根性。

  那些认为鲁迅文章与主旋律不一致的人恰恰犯了个认识错误,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热情讴歌新时代以及英雄模范、道德楷模的文章才符合主旋律,如若不然,像鲁迅那样,再用匕首投枪狠刺社会的阴暗面和揭露人性的丑陋,就会视为与新时代过不去,存心捣乱,因而就要以不符合主旋律的名义予以围剿。此种认识大错特错。宣传工作需要讲主旋律,但主旋律从来不是单维度的,只许歌颂,不准批判。那种死抱住主旋律不放,一门心思提倡歌功颂德的人,本身就是阿Q式的人,以虚幻的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假装看不到社会的阴暗面,蒙起脸来大唱赞歌。这种人貌似在维护社会稳定,其实是讳疾忌医。

  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应保持多少比例,该不该删,这些问题可以讨论,但千万不要以“与主旋律不一致”的名义去删除,因为这样的指导思想很可怕,它无疑是在晓谕老师,不要教会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和人生,从而误导学生,新时代不必再读鲁迅,鲁迅已经过时了。

  最后,我要申述一点,就社会批判的价值而言,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鲁迅,所以说,鲁迅并没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让中学生接触一点先生的批判精神没什么不好,拜托,别再删鲁迅作品了。

  王学进

  鲁迅远离 文脉断档

  当下之中国,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此时,我们如果品读一下鲁迅,可能会对自己理解中国梦并投身中国梦的实现,多一个层面的理解。郭敬明在谈及鲁迅时,曾说:“在我们的课本中,回忆起来印象最深的课文都是鲁迅的,不仅仅是因为背诵,还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样的体验,相信如笔者这般年龄的人都曾经有过。鲁迅的所有对时弊的批判,都源自他对中国梦的追求。“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他心中的中国梦,美好、坦诚、公平、正义、忠实、谦逊、发达、富足、圆满、大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在上世纪20世纪30年代,鲁迅以其充满批判精神的文笔在期待、憧憬、追逐着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虽然他使用的方法在今天有些人看来感觉很另类,虽然他走的是一条最不易被人理解、最难走的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非但没有过时,鲁迅作品非但没有不合时宜,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闪耀着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记住鲁迅,品读鲁迅的作品,中华文化的血脉才能绵延不息。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就在我们一步一步对鲁迅试图淡忘的时候,鲁迅的文学作品却一直对日本人产生着影响。目前,日本的高中语文教科书收录最多的是《藤野先生》和《孔乙己》。在日本,受鲁迅影响的作家很多,日本作家有芥川龙之介、佐藤春夫、武田太淳、堀田善卫等。村上春树更曾坦言,中国文学作家的作品,读的最多的是鲁迅。

  鲁迅抨击时弊,目的是消除时弊,让中国变得更好,这其实也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实现中国梦,鲁迅的批判精神不可或缺。假如有一天,鲁迅那横眉冷对的形象无处找寻,我想这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不是福。不禁又想起了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诚哉此言,悲哉此言!

  袁浩

  赞成

  好读有趣才是好教材

  语文教材的功能是什么,当然要给孩子更多文字美、语言美,美好的精神熏陶。初中的孩子童梦未知、混混沌沌,语文教材一定要体现充分的童趣、生活化、唯美化、游戏化,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精神接受力和感知能力。

  就算是为了强化思想教育,精神提升,也不一定就动辄贴上“阶级性”、“思想性”和“深刻性”的标签,动辄用深奥、深刻,不好懂的文章,强行推给孩子。毕竟,互联网环境中的孩子,其发散思维、独立思维以及思考个性更强,更愿意在享受和有趣中接受教育。我们的教育方式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打包贩卖”,没有选择余地,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降低很多。

  比如鲁迅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时代、思想深刻性,单是复杂的时代背景,阅读分析和理解,学生就很不好把握。就算是老师讲得非常深刻、形象,学生仍觉得懵懵懂懂。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现象。语文课文成为了让学生头疼、不愿叫好的课堂游戏。不但未能让意识形态得到深度灌输,反而会影响语文教育的文化美。

  所以,淡化深刻性的作品,增加趣味性作品,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是对语文教学规律、阅读对象的充分尊重,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积极落实,也是对语文教材选编的返璞归真的改革和纠正。这样做不是不尊重鲁迅等名家,而是对其作品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对待,等到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再去用心阅读,显然比这种捆绑式阅读,有效很多。——尊重孩子,尊重规律,尊重普世价值,也是当下的语文教材应该承载的重要任务。

  让语文教材走出思想化的约束,走向信息化和开阔化;让语文教材走出成人思维、长官意志,回归唯美和童心;让语文教材走出僵化,走向轻松与活泼。在互联网时代,这是再正常不过、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诸位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耿银平

  不迷信是最好的尊重

  过去几十年,教材中的鲁迅文谁都不敢碰也不愿碰。但现在,这道墙终于被冲破了。2007年,北京教改,《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被剔除;2008年,在山西启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撤掉了《阿Q正传》;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就像现在消失的《风筝》一样,这种改变引起轩然大波和激烈讨论,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首先,改变一种长年的旧习惯,本身并不是坏事。如果你只有一种固定的思维和选择,那一定不会是一个好选择。鲁迅是优秀,但不是唯一的优秀。鲁迅是优秀,但不代表他篇篇文章都是最好的作品。即使鲁迅文章篇篇都好,也不代表它一定是最适合现阶段中学生们学习的。

  事实上,在选经典文章进教材问题上,谁也不知道,究竟哪种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总得不断进行试验和尝试,不试验,怎么证明哪种方案才是现阶段最成熟的?一刀切要求永远不能动教材里的鲁迅文,其实已经等于拒绝新事物,可能会令我们失去更多美好的东西,比如丰富性。学习是为了塑造千万个不同的自己,而不是千万个一样的鲁迅。鲁迅是一个以深刻的社会批评而闻名世界的作家,高质量的批评总是建立在怀疑精神上,没有怀疑就没有批判。高质量的批判能够发现阻止我们前进的致命问题,最后通过解决和改善问题,让社会变得更美好。而不迷信才会产生批判,迷信和批判是天敌。

  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迷信鲁迅才是对他最好的尊重。相信鲁迅先生即使在世,他一定会理解,教育孩子更多东西有更丰富选择——本身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不能有耐心,用更多的时间来观察一下新方案会带来什么,是更好还是更糟糕,才来评判改革者的这种选择方案?

  吴帅

  -三言两语

  ●教材删除鲁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只想跳出鲁迅的语境,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

  ——蒋方舟

  ●过度解读鲁迅文章的被替换,本质上也是一种思维的过分保守。经典的流传不限于教科书的选材,而教科书的文章也应该做到新旧交替,尊重教育规律,一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重,才是教科书选材的出发点。

  ——王志福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舒圣祥

  ●如果我们“只以难易论英雄”,则不但意味着我们会错过一位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大家鲁迅,也意味着会错过很多中国文学中的经典。

  ——苑广阔

  ●生硬地将鲁迅的文章从教材删除,是不顾民意的一种表现。

  ——张茂桂

  ●“让孩子过早接触鲁迅,不如让他们接触宫崎骏”,这个理由很牵强。在这个物欲膨胀的年代,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鲁迅,那些振聋发聩的呐喊从未走远。

  ——毛旭松

  ●鲁迅淡出语文教材,更多的是顺应了教育的科学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让语文教育重新回归本来面貌,减少各种不当的“人工添加剂”,真正激发学生对母语和对文学的热爱,从而使语文教育回到正确轨道。

  ——宣华华

(来源:北京晨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