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投资
盼孩子有气质
下午1点半,“淑女学苑”芭蕾形体课在天津青年宫四楼舞蹈房开课了。从12岁女孩到职场女性,没有年龄限制,13人分成两队沿芭蕾扶杆站立,两脚脚后跟靠住,脚尖向外张开,尽可能地舒展身体。老师一边指导一边讲解,“芭蕾讲究的是‘开绷直’,整个身体打开、绷紧、挺直……”
年龄最小的姑娘看起来有些羞涩,动作也不太标准。在舞蹈房一侧,她的妈妈与其他几位母亲坐在椅子上,陪伴着女儿们上课,妈妈的腰杆比正在上课的女儿们挺得还要直。
这位30多岁的妈妈略施淡妆,气质优雅,她告诉记者:“课程信息是从网上看到的,报班就是想让孩子更有气质一些。”今年,她的女儿将正式升入中学,平常学习压力过大,长年趴在课桌上有些驼背,“一个女孩就应该有女孩的样子,在家念叨孩子都没效果,我们就想到通过正规培训纠正一下。一个挺拔修长的女性肯定要比没精打采、驼着背的女人‘加分’。”在这位妈妈心中,这也是对女儿未来的投资。女孩总要学一点音乐、艺术,这些都是能陪伴其一生的爱好。
而另一位王妈妈则着急自己17岁女儿过于活泼,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她坦言让女儿来学习,是希望她能“收性子”。还有一位罗姓女士家里经商,女儿小学毕业就想送出国,她着急地说:“我们家里又不缺钱,让姑娘谈吐、着装更淑女些,参加活动好带(女儿)出去见人。”连老师都笑着说,这和钱没关系,是学习礼仪的方式方法问题。
《诗经》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年来,清华、北大、浙大以及武汉多所高校相继开设“淑女班”,培养现代淑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今夏,天津首个“淑女学苑”正式开课,渤海早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一系列采访。
适应多元需求
课程设置新潮
“我们的课程其实是基于历年来孩子及其家长诉求,整合打造成为‘淑女学苑’这一综合性课程。”天津首个“淑女学苑”相关负责人、天津青年宫主任助理杨凤玮老师介绍说。
近年来,长期从事青少年培训的天津青年宫老师们发现,青少年及其家长对社会培训正在经历一个认知上的转变,从以往单纯学习舞蹈、唱歌、画画,正在向更为多元、个性化的需求转变,“过去我们都是开设一对一指导,接到一个电话开设一次课程。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这方面的愿望,希望通过短期培训能让孩子的形态、品位、修养得到提升。”杨老师告诉渤海早报记者,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心态,先天的长相是父母给的,而后天的“容貌”则是自己的,也是能改变的。
对此,天津青年宫今年整合了以往相关课程,正式推出“淑女学苑”,包括淑女礼仪、着装风格与色彩搭配、营养与美丽、淑女美姿仪态训练、沟通口才、形体塑造甚至女子防身术等课程内容,细化到学习女性在生活、餐饮、社交中必备的礼仪修养,纠正有损淑女形象或影响到交往对象的不良习惯,淑女式的谈吐技巧……
相比此前武汉等地的“淑女班”,天津“淑女学苑”课程显得更加“新潮”和现代,并没有女红、国学等课程设置。“淑女学苑”课程大纲宣称,一个人年少时的生活环境和教养,对他一生的思想、气质、品位乃至成就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打造现代淑女、绅士要从青少年抓起,将女孩打造成有教养、懂礼仪、独具审美品味,能保持得体的言行举止,优雅兼有艺术素养的淑女,更利于她们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往。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大多都是津城寻常家庭。
有意思的是,天津青年宫同期针对男孩开设了“绅士学堂”,旨在培养男孩更加阳光、具有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力。但问津者寥寥无几,与女生这边形成“冷热”两态。
四类女性学员
谋求自身改变
站、立、坐、行——“淑女学苑”礼仪课程内容,在有些人看来,是从娘胎里生出来就该会的事情,但在课程老师、天津高级礼仪培训师王进看来,“这就是那一层窗户纸,捅破了才发现都是学问。礼仪无处不在,说白了就是规矩。”
大学期间,王进热衷于参加接待活动以及组织晚会,渐渐开始接触到礼仪知识,她自己也很有兴趣钻研。毕业后,王进本来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毕业季时每天都要面试五六十人。她看有些毕业生穿着光鲜、一身名牌,然而却举止粗俗、傲慢无礼,或是忐忑不安,一点也不落落大方。这让王进萌生念头,专职从事社会礼仪培训工作,如今她除了在天津青年宫兼职授课以外,还承担学校、企业的社会培训,累计培训两千余人次。
王进告诉记者,她培训的学员主要包括四类:在校女生想从形体入手,培养淑女气质;大四毕业生想学习言谈举止以及包装形象,更好地推销自己;初入职场的女性力求转变自我,摆脱学生气;还有一些职场“老人”,在升职或跳槽时谋求转型。这其中,女性学员占到了8成多,她们对由外而内的改变需求迫切。
对此,王进设计了不一样的课程,对于在校学生,更多以形体为主,包括站姿、坐姿、走姿、微笑以及目光;对于毕业生,侧重形象设计、穿着、妆容等;而在职人士则以商务礼仪为主。
礼仪课老学员李昕生活中是个大大咧咧的姑娘,在天津设计行业工作近两年,平时工作中需要接待不同行业客户,人际交流、餐桌落座、电梯站位都有讲究,李昕说自己读书那会儿就想学这些。
第一节课的时候,李昕敲门之后没有询问老师是谁,就进门开始上课,后来老师才告诉她,这也是礼仪之一,不询问对方就会显得莽撞,甚至连敲门的手势不同,都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给别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在一个月的学习中,李昕像个小学生一样再次学习了坐、立、行走,“坐的时候不能发出杂音,也不能太过板正,行走要走成一条直线,站立时手不要插兜,可以两手相叠垂直放在腰部的左下方。”
李昕认为,学习完之后自己再见客户变得大方得体了,“淑女不等于小声小气,而是有自己的气场自信。交往中注意细节,别人也能看在眼里,客户也更愿意和我合作了。”
性别观念错位
“审美”很重要
对于“淑女班”这一概念,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街头随机采访。绝大部分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市民表示,打算送孩子去接受淑女教育,因为“女生有点man(男性化),男生有点娘”现象太普遍了。
市民王先生认为,“孩子处于成长期,一个好的价值观对她今后发展影响很大。”天津大学韩老师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他说当代社会文化多元,不再局限于传统对美的概念,但是如果以言谈举止粗鲁来标榜个性,这样的“审美观”值得审视。
与此同时,一部分学生族却并不领情。“90后的特点就是个性啊,为什么要每个人都一样?”“勇敢地做自己才是大方的表现,正襟危坐,笑露八颗牙太别扭了,我不想做扭捏的‘淑女’。”“都什么年代了,还要这繁文缛节?”……也有家长认为不需要每个女孩都必须娴静优雅,偶尔豪爽、开朗、幽默,会更吸引人。
罗女士14岁女儿就是带着一股叛逆劲儿,不愿意学习淑女礼仪。罗女士直言,女儿娇惯坏了,简单规矩都不懂,常在公共场合令自己“没有面子”。对此,王进想到给小姑娘播放2008年奥运礼仪培训资料,她问小姑娘这些礼仪小姐“美不美”,正是从这种爱美心态的启发,小姑娘开始坚持,每天饭后贴墙而站10分钟,头顶一本书,两腿间夹一张纸。
王进谈到,淑女是外在形象气质和内在修养的结合,言谈得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最重要的是能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女性并不一定是要娇嗔,而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单位是职员,在家是母亲或孩子,气质是不会老的。”
多方观点交锋
贵在本真自然
天津商业大学同学们就“淑女教育”展开探讨,大家认为社会文明进步到今天,男尊女卑时代自然一去不返,既要女性有“外部形象和能力”,又要女性兼备贤惠、温柔的传统女性“内涵”,这样的道德期许是女性不可承受之重。
大学生认为,淑女教育是为提高现代女性的内涵,实质是适应现代生活的某些新需要。不少女大学生表示,学习淑女课其实就是想找个好工作。招聘中一些企业开出“声音甜美、长相端庄、举止大方”等条件,让不少自身条件不佳的女生意识到不得不赶紧补课。不仅仅有招聘条件,当下社会还有一些择偶标准,更让“淑女教育”看上去像在迎合这些需求。
一些学者也认为,淑女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雅,而这种优雅和境界是无法用培训的方式所轻易达到的量化目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培养淑女,就等同于人的品德和气质能用小数点来计算一样。
但王进老师认为,礼仪不是奢侈品,而是大众教育。“想利用学习礼仪做些什么,反而不是我想看到的目的。不仅仅是针对女孩的所谓‘淑女教育’,整个大众的礼仪文化学习,根本是素质的提高。”
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长亢晓梅副教授认为,在当下社会出现了一些性别观念错位的现象后,淑女教育是性别角色的一种正统体现,是学校性别教育的补充。“并不抹杀个性,而恰是要展现独特魅力。”亢晓梅说,淑女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非“商品”,要尽量挖掘女孩的潜能,将女性的优点尽可能激扬和绽放。
专家认为,淑女教育有积极的意义在里面,但要做到与时俱进。这种教育是内在充盈的过程,贵在本真自然。学校、家庭不能一味强求学生做个标准版的“淑女”或“绅士”,而是应该把这种教育贯穿到整个成长过程中,融入家庭,融入生活。在给年轻人一个引导作用的同时,结合其自身的性格特点,正确地帮助他们成长。(记者邵隽 实习生李雪 盛哲绘图)
(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