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招考部门今年提出高考“无声入场”的要求,任何带有金属物质、会引起安检仪器“滴滴”响的物品,都将被禁止带入。即便只是文胸后面有两排金属搭扣,也将被拒之门外。许多高三班主任给学生总结出高考“穿衣宝典”:文胸要换成背心,裤子穿松紧带儿的,鞋子最好是一次成型的塑料凉拖……
所谓“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或许言之过早。从以往媒体所报道的情况来看,吉林今年尚算不上异常苛刻。但当新闻中高三班主任历数过种种“穿衣宝典”,即便是在考场外,已经历过高考很多年,我也产生了一些小小的紧张与不适感。正因为如此,我格外关注围观者的态度。可我没想到的是,最严的安检举措竟然招致了许多人的不解与质疑。譬如新闻中就有家长说,“虽然看上去检得严,实际还是有空子可钻”。而在微博中,看到的更多是对以上安检举措的如潮批评。
必须得承认,那些不解与质疑的声音都不乏道理,大家或感叹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或表示高考安检不能陷入“技术迷信”,更不能走火入魔。问题是:对高考实行严格的安检制度就错了吗?对于当下这样一个随时可能技术性舞弊的考试环境,需要的就是严苛的防作弊手段。采取最严的安检举措,杜绝可能与此相关的高科技作弊工具入场,实在不应被指责。
固然,一点金属也不能带进考场的规定,会让考生产生小小的紧张感,但这本质上只是他们享受公平高考环境所支付的必要成本。时至今日,我们社会的公平体系正在面临挑战与崩溃的危险,高考也在逐渐显现出它的种种短板与弊端来,但它依旧是一种“最不坏”的公平制度,承担着“教育改变命运”的巨大公众期望。恰缘于此,这就要求对高考制度进行最大程度的公平性捍卫,任何与此相符合的举动都不能被轻易否定。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自然也包括在此种公平性努力当中。
当然,高考的防舞弊问题从来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它更需要经由《考试法》的出台,用细化且严厉的法律规定,来对出卷、考试、阅卷与录取的整个高考招录流程进行监督,把参与该过程的学生、老师、学校与政府部门全部囊括其中,以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但无论如何,在呼吁《考试法》必须迅速面世的同时,进行一些“务实”性的高考安检举措,它虽然无法治本,却也是一种公平的“增量累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对“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举措的质疑看似理由充分,却也是“伪正义”的。
评价“最严”高考安检应拒绝伪正义,这一点确凿无疑。但并不代表着就可以无视“以考生为本”的基本考试理念,它也正是众多质疑声真正的由来。所以,观察“史上最严”的高考安检,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它的异常之严,而在于此种严格缺少了人性化的安排,从而使考生和学生少了适应期,也附生了些许本不应存在的紧张感。这其实也是一种提醒:高考具体安检举措可否提前告知?提前告知是为了让凝重6月不再增添突如其来的不适,也是为了求得公平和认同的两全。
大学八大专业遭炮轰 | 网评十大痛苦高考专业 | 毕业三年后薪资最高10专业 |
九大最受争议的高考专业 | 计划国内读研比例高的10专业 | 10大升职最快的专业 |
填志愿之最符合期待的5专业 | 学生自愿提高学历的10大专业 | 读研比例最高的5大专业 |
高考理科类10大受欢迎专业 | 高考文科类10大受欢迎专业 | 2013高考就业5大红牌专业 |
就业与专业相关度高的专业 | 2013高考就业10大绿牌专业 | 最适合女生高考选择的五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