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史话:
“打麻雀”与“打麻将”
现代人口中的“打麻将”,在古时称为“打麻雀”,麻将何时诞生,无明确说法,有观点认为,“麻雀牌”本是江苏太仓的“护粮牌”。据史料记载,江苏太仓县曾设有皇家粮仓,常年囤积稻谷。粮多遭致雀患,损失严重。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激励护粮者捕雀,便用竹制筹牌核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竹排便是“护粮牌”。
护粮牌上刻有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作为兑取奖金的凭证,又可作为游戏工具,其玩法、符号和称谓均与捕雀有关,例如:“筒”的图案是打鸟用的火药枪的横截面,“索”的图案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几“索”就是几串鸟,“万”则是奖金的计量单位。“东南西北”为风向,用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表示射中,故为红色;“白板”表示放空枪;“发”表示领赏发财。
日语中至今用“麻雀”表示“麻将”,今人之所以称其为“麻将”,是因为在麻将发展、推广史上发挥了最重要作用的是宁波人,而“麻雀”在宁波话里的发音是“麻将”。
链接
中国传统麻将精神
“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牌勿骄,失牌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不形于色,不动乎声,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
![]() |
(责任编辑:袁勃、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