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公务员考试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

2015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语病歧义巧解答

2014年12月08日15:30        手机看新闻

2015年上海市考即将拉开序幕,广大小伙伴也正在紧张的备考中。纵观历年上海市考,除了考查常见的选词填空、片段阅读外,依然不忘考查语病题、歧义题,这在行测言语模块越来越大一统的时代,是不多见的。接下来,专家给大家详细解答如何巧妙做语病歧义题。

例1:下列语句表达准确无误的是( )。

A. 不久前落幕的“上交会”上,来了一群重量级“服务生”--为了让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沟通无障碍,十来个教授级专业译员坐镇会场。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要求子女常看望问候父母,也规定了单位应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C. 沪语文化在多个文学艺术领域出现复苏迹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文化界的普遍关注。

D. 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资源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语病辨析题。

A项,有歧义。是15个国家和地区,还是专业观众一共15个;

B项,关联词不当。“虽然……也……”搭配不当,应该是“虽然……但是”;

D项,介词不当。“对于”不合适,这里应该用“对”。故选C。

语病类试题,归根结底是语感类试题。绝大多数语病,读一遍是可以意识到句子很别扭,句子有问题的,然后我们再用语法结构的知识去详细分析错误,锁定答案。

例2:下面句子没有歧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

B. 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小王借同学的书还没有还。

C. 足球赛正如火如茶地进行,这里的人们却看不上。

D. 刚上映了一部电影,李华和张明的朋友都想去看。

【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歧义辨析题。

B项,“借”有歧义,是小王借书给同学了,还是同学借了小王的书;

C项,“看不上”有歧义,是主观上看不起,还是客观原因导致看不了;

D项,修饰不明确,是“李华和张明”的朋友,还是“李华”和张明的朋友。故选A。

例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看过他写的一些东西和画。

B.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C. 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后,人们又开始重视被禁锢的古典文化,并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武器,用来反对神权。

D. 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有两件事逃不过去,即纳税和死亡。”可见纳税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语病辨析题。

A项,搭配不当;画不是写的,而是画的;

B项,前后不照应;句子精简后变为“嘶叫……家里的家虫”;

C项,缺少主语;“并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武器”缺少主语。故选D。

语病歧义类试题,整体上难度并不大,考生平时多读书,同时注意掌握一些技巧,解答此类试题并不难。

来源:京佳教育

(责编:张胜磊(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