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持人: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
嘉 宾: 李志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嘉 宾: 丁红星 华南农业大学 党委副书记
- 嘉 宾: 孟 昊 天津财经大学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嘉 宾: 闫建敏 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 嘉 宾: 吴堂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就业指导处处长

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
我们的高等教育始终面对着社会深刻的变革。当前,人类文明正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迈上新的台阶。在此过程中,大学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一个重要命题。这其中核心便是观念转变的问题。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有前瞻性,培养人才理念也要不断优化。高校让学生除了学好自己的专业,还要注重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要从引领社会、引领科技、引领产业的角度去设置专业,去培养人才。

对于高校来说,就业话题实际也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当前知识迅速更新迭代背景下,应该把传统的“职业观”变成培养“事业观”,培养学生的自适应能力和职业韧性,积极推动专业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融合。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规律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人才培养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求,一要进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设立新兴学科专业。二要在学科专业方面转型升级,探索交叉融合学科专业。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社会要更多地开发不容易被替代的就业岗位。高校要更多发挥在科技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能有好的就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