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浙江教育廳長話改革:不做短板教育隻做揚長教育

2014年09月20日10: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浙江教育廳長話改革:不做短板教育隻做揚長教育

  中新網杭州9月20日電(記者 江耘?見習記者 施佳秀)改革是武器,教育積弊是敵人,劉希平就是一個沖鋒陷陣的戰士。

  2006年上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的劉希平,個子不高,皮膚白皙,儒雅的氣質能夠感染到與他交談的每一個人。雖有教育工作者的儒雅氣質,但是其八年廳長的工作期間,骨子裡爆發出改革斗志和決心,讓戰士這個詞與他更為貼切。

  在今年年初的浙江省教育系統工作會議上,劉希平疾呼:在改革問題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絕不做好龍的葉公,不做譏諷嘲笑的智叟,不做患得患失的紳士,不做哭天搶地的抱怨者,我們要做敢於擔當和沖鋒陷陣的戰士,不斷地向教育的積弊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果敢進攻。

  三位一體招生、高職院校自主招生、平行志願填報、高中課程改革、英語聽力考試和技術考試兩次考試機會……直至今日成為中國高考改革試點省。

  8年的時間裡,劉希平與同事們在教育改革的戰場上砥礪前行,同時也改革創舉無數。而這其中,劉希平不僅當好運籌帷幄的教育廳長,也把自己扮演成一名沖鋒陷陣的戰士。

  高考改革隻為揚長避短

  從2011年開始,浙江省就開始醞釀高考改革。去年7月,浙江省的高考改革正式啟動。之前經過多次調研、修改,最終向社會公布的這次浙江省高考改革試點方案一路走來,艱辛無比。

  “方案發布以后,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說好,有說不好,我們是有思想准備的。”劉希平表示,沒有完美的方案,甚至也沒有大家認為最好的方案,“我們隻能提供一個相對比較好的方案,或者說,相對比過去有明顯進步的方案。”

  方案一經公布后,記者隨機在街頭進行採訪,多位民眾均看好這次改革,認為最大的亮點來自於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大了,能更好發揮水平。

  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也正是劉希平的改革指導思想:做揚長教育,不作短板教育。

  歷數之前中國高考制度,無論是文理分不分科,其必考科目都特別多,學生選擇空間相對較小。

  此次浙江改革試點,語數外是必考科目,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7門學考科目中可自主選擇3門。另,除語文和數學外,其他所有科目均有兩次考試機會。

  學生將既可在不同考生招生模式中自主選擇,又可在統一高考中自主選擇選考科目、考試時間和成績。

  “我當時物理不是很好,如果我們高考時是這個制度,我就可以放棄物理,選擇歷史,我的分數肯定會高很多。”看了這次改革方案,已經工作了的小史感覺有些生不逢時。

  “我們認為好的教育就是在學校和學生雙向選擇中鍛造出來的。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劉希平介紹,孩子可以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喜好、能力和志向。

  “我們做的不是短板教育,而是揚長教育,這樣的教育最有效果、最持久。”劉希平說。

  “做教育難,教育改革更難,高考改革又是難上加難,這次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是難上加難的難。”劉希平認為,正是因為這些年的迎難而上才成就了高考改革試點最終花落浙江。

  浙江高考改革並非另起爐灶??“三位一體”已試水3年

  近幾年來,浙江一直在對高校考試招生制度進行“小碎步”式的調整:英語聽力、通用技術、信息技術一年兩考,學業水平考試實行等級制度,高職院校試行自主招生,地方本科院校試行“三位一體”招生。

  其中,很多改革思路和實踐成果,在此次全國的高考改革方案中都有體現,尤其是浙江2011年推出的“三位一體”招生改革。

  在浙江進行“三位一體”改革之前,國家教育部屬院校就推行了自主招生制度。這一制度中,地方大學不在其列,沒有自主招生的權限,但是浙江的地方大學也希望增加招生權。

  “我們就研究設立了三位一體。”劉希平說。

  浙江的三位一體是把高校錄取學生的成績析分成三部分,高考成績、學校專業素質測試成績、高中會考成績,三部分成績大約分別佔50%、30%和20%。

  “設計方案時我們分析,做這樣的安排,既能充分發揮高考在維護公平中的門檻作用,又能使高校擁有多維度考察選擇學生的權力,還能使高中會考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成果得到採納。”浙江推出的“三位一體”招生不僅成效顯著,還在全國引起反響。

  浙江省教育廳的工作人員透露,當時改革試點的范圍很小,招收的學生也很少,教育部門也沒有宣傳,但還是被媒體抓住了亮點,向全國作了報道,國家教育部門對浙江“三位一體”招生給予了很好的評價,這些年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高校的青睞。

  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孫恆介紹,三位一體招生改革以來,參與的高校從最初的2所擴大到如今的37所高校,不僅是省內的院校參與,省內外的重點高校也位列其中,如浙江大學、上海交大、中國科技大學。明年,還會有高水平大學加入其中。

  “教育部有關同志評價也很高,贊揚三位一體政策真正體現了綜合評價。”孫恆說。

  “很多改革我們浙江並非另起爐灶,而是都有成功的經驗。”劉希平也表示,因為有之前的一些改革基礎,此次高考改革試點的推出,社會、學校和師生接受起來相對容易。

  系列改革隻讓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真正的改革勢必觸及靈魂,觸及利益,有時遇到的困難和壓力像山一樣重﹔但更是一個時時讓人激動不已催人奮進的話題。”劉希平任教育廳長的八年時間裡,打過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無論是此次的高考改革試點還是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他看來,“唯有改革,才會有事業光輝燦爛的前景。”

  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並不是浙江開先河的,原本是全國統一布置的改革,早在2006年就開始了,但因種種原因推進始終不理想。

  2010年,浙江決定全面啟動深化普高課程改革,從明確提出減總量、調結構、優方法、改評價、創條件工作思路算起,到2012年秋季全面實施,浙江用了近3年時間。

  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全面推行選課走班和實行學分制,還在部分試點學校提倡必修課走班。

  這一改革最初並不為外界看好。湖州二中是湖州必修課走班試點學校,該校校長朱建民就曾表示,由於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走班上課一開始並不被多數人接受,包括學生、家長和教師。

  朱建民稱,該校經過一個學期的英語走班教學試驗發現,走班式教育的成效明顯,學生成績大幅上漲。

  浙江省教育廳方面稱,自2012年秋季全面實施以來,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進展情況相當好,可以用如火如荼來形容,幾乎所有普通高中都開發開設了幾十門或上百門選修課程。

  “我們用了近3年時間。深化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簡而言之就是兩個字,選擇。”劉希平說。

  當初改革並不順利的還有如今教育部在全國推廣的平行志願填報制度。

  “記得剛提出時,許多人都認為這是異想天開。”劉希平坦言,時至今日,仍有人持批評意見,認為強化了分分必較的應試教育思想。

  然而,當時的情況卻讓這場改革顯得勢在必行。

  2007年前,填報志願成了一種類似賭場上的押寶,幾乎每年都有不少高分考生因填報志願不當而名落孫山,高校也深受其害,尤其是名校常常陷入招生大小年的怪圈,廣大考生及家長無不為高考填報志願而焦慮萬分。

  “既然是考試,落實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降低考生填報志願風險,在現實社會應是廣大群眾認同的更大的道理。”劉希平表示。

  這場教育改革並未因為阻礙而舉步不前。2007年,浙江推出了平行志願填報,學生第一志願由一個變成為五個。

  從現在來看,這場改革不僅化解了考生及家長填報志願的風險,也大幅度提高了高校的志願錄取率。

  可以看出,劉希平在推進這項改革的目的則是為了公平。

  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中,公平的痕跡也十分明顯。

  為了規范高校招生,從2007年開始,浙江取消省內高校招生“點招”,實行高校招生計劃全部網上管理。

  為制止極少數學生盡管高考分數不高,但通過轉學途徑“曲線進入”好學校的現象,2007年起,浙江提出“學生轉入省內高校的,其錄取時的高考分數應當達到擬轉入學校當年相同生源地學生的同批次投檔分數”的要求,提高了轉學門檻。

  針對社會質疑高考加分不規范、“貓膩”多的問題,2008年浙江全面取消了與高考加分相挂鉤的省級優秀學生評選﹔從2009年開始,對符合體育加分政策的所有考生進行省級統一測試認定﹔從2011年起,對高考加分進行大幅“瘦身”,包括體育加分、學科競賽、思想品德等在內的所有獎勵類項目高考加分分值均由20分降為10分,高考體育加分項目由32項限定為8項,加分賽事由200多個減為30個,並明確到2014年“三模三電”不再實行高考加分。

  “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角度,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教育。”面對大大小小的改革,劉希平坦言,做教育難,哪怕想得很好,也會有不同聲音,“我們從未奢想過改革會畢其功於一役,也未奢想過改革會完美無缺,我們隻想為后人多砍掉一些荊棘,多排除一些地雷陣,多開辟一些通向成功的道路,以使浙江教育盡快實現現代化。”

  在劉希平看來,一切的改革目的都很明確:使浙江的孩子學習得更好些,生活得更好些,做更好的自己。(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