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爐觀鎮青山中學陸老師接受本報記者和大學生志願者調研,填寫調查問卷。劉丹妮攝
新化縣口前小學王貴凡家的一個陳舊相框嵌著畢業照,王老師告訴本報記者和大學生志願者,這是他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最珍貴的留念。劉丹妮攝
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不少惠及農村教師的政策。但從零散的新聞報道來看,不少農村教師還是過著“憂慮重重”的生活。農村教師為何而憂?他們的實際困難與合理訴求是不是得到了滿足?
今年暑假,本報駐湖南記者站組織大學生志願者深入鄉村,在株洲市炎陵縣、婁底市新化縣、漣源市、懷化市沅陵縣、長沙市寧鄉縣、常德市臨澧縣、郴州市汝城縣等地走訪了152位農村教師,對他們的生存狀態進行全方位調查。
鄉村教師工資偏低 地方差距明顯
炎陵縣沔渡鎮小學的何老師從抽屜裡拿出存折:“你看,這是我的工資,1976元。”
他說,如果妻子沒開店做生意,家庭就無法支持下去。
接受調查的農村教師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工資偏低。經統計,除去住房公積金、養老金等固定的非現金工資,71%的鄉村教師的可支配月工資為1500元到2000元,15%的教師可支配月工資為2000元到2500元,少數教師月工資能夠到達2500元到3000元,也有部分教師月工資在1500元以下。
工資分為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三個部分,其中基本工資根據教師教齡確定。比如一位教齡為26年的鄉村教師能夠拿到800多元的工資,而教齡為5年的年輕教師基本工資是500多元。績效工資根據教師在校考核情況確定。補貼由當地政府部門劃撥確定,在特殊節日如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日發放。
“一個月兩千塊錢左右的工資太少!”不少教師表示,相比過去工資雖然漲了,但遠遠落后於其他行業的工資漲幅及物價上漲水平。
何老師說,同在農村教書的相鄰縣攸縣教師能拿到3000多元,“差不多是我工資的一倍”。
見調查者疑惑,何老師補充道:“我校部分老師是從攸縣師范畢業后回鄉任教,有的同學則留在攸縣教書。相近的條件,工資差距這麼大,心裡有些不平衡。”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調查者在2013年的新聞《傾斜的力量——湖南省全面落實農村教師津補貼工作紀實》中找到了答案,新聞中這樣表述攸縣的教師工資政策——
“農村教師的績效工資和津補貼所需經費均納入縣財政足額預算,實行專款專用,統一核算。2009年至2013年,縣本級財政撥付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33255萬元,撥付義務教育農村教師補貼750萬元。統一開口子按春節紅包600元/人,端午、中秋、教師節各400元/人的標准發放節假日補助。2010年至2012年,縣財政分別按1000元/年/人、1000元/年/人、2000元/年/人的標准給義務教育教師增發年終獎。”
那些認為自己工資太低的老師是否會另尋他法?問卷顯示,農村教師從事第二職業的情況較少,部分教師選擇或被選擇在學校擔任行政工作人員,個別老師做兼職生意。長沙市寧鄉縣黃材鎮的姚老師說:“我們有規定不許發展第二職業,即使是有意願、有資金,如果是在農村教初高中的老師,其實也沒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