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西北政法人才培養機制:法學教育“聯姻”司法實踐【2】

2013年10月30日07:2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法學教育“聯姻”司法實踐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

  為誰培養人才,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對於這個育人的根本性問題,西北政法大學多年來創新機制,以服務國家重大特殊需求為目標,以培養卓越法律職業人才為切入點,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焦灼:法學博士辦不了離婚案

  資料顯示:在我國,基層法院、檢察院人才緊缺,具有任職資格的人才更是稀缺。

  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關於在西部地區部分基層人民法院開展法官助理制度試點、緩解法官短缺問題的意見》。

  然而,法學教育中固有的法學理論和司法實踐的脫節,導致政法院校畢業生在法學理論和司法能力上不對稱,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近年來法學專業學生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不多。

  “司法考試實施之前,法官、檢察官的從業人員是多樣化的,有教師、轉業軍官和政府官員等多種知識背景的人。司法考試開始后,按規定,法院和檢察院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司法考試通過証書,但現實中,司法考試是中國最難通過的考試之一。”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說。

  更讓賈宇憂慮的是,法學博士竟然辦不了一個離婚案——一次,學校在模擬法庭審理一起離婚案子,一位法學博士當日充當法官。讓大家非常意外的是,這個理論知識突出的博士愣是沒把案子審下來。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賈宇如鯁在喉:前些年,該校在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開設研究生進修班,學校委派的老師給中院的法官講解法律條款、法規制定、法學教育歷史發展等問題,但在法律運用、操作、實踐方面的一些說法卻鬧了笑話,法官們意見很大。

  “這些事實就是傳統教學模式遭遇現實尷尬的最直接體現。”賈宇說。

  與賈宇一樣,西北政法大學的領導和不少老師也有同樣的憂慮。大家都認為,理想的法學教師一定要同時具備扎實的法學理論功底和一定的司法實踐經驗。

  基於此,學校希望具有扎實理論基礎的教師,能盡快了解我國基層司法現實,將理論和司法實踐有機結合,為陳舊的法學高等教育打開突破口。

  但是,突破口在哪裡呢?怎樣才能實現法學教育和司法實踐的“聯姻”呢?

  專家:既要“請進來”更要“送出去”

  卓越人才培養需要卓越的制度保障。

  “法律教育本身就是職業教育,而職業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就是師者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水平。”對於法律教育的性質和定位,西北政法大學的辦學思路逐漸清晰起來。

  2008年,經過醞釀,一個院校合作的全新司法實踐模式,終於新鮮出爐了——組織西北政法大學的青年教師到西安市雁塔區法院擔任法官助理,在給法院提供人才的同時,也讓教師充分接觸中國司法“原生態”實踐!

  “學院派”苦於缺少實踐、“業界”困於沒有專業性人才的難題,就這樣解開了——堅持“送出去、請進來”,為建設一支過硬的法律職業教育教師團隊,西北政法大學打出了漂亮的組合拳。

  “‘送出去’,就是要著力提升專任教師的法律實務能力。”賈宇說。

  為此,2008年以來,西北政法大學共派出法學教師49人次,在法律實務部門挂職或兼職。賈宇告訴記者,這些挂職副院長或副檢察長的教師,都是地方黨委組織部門按照領導干部任職條件進行考察,並由地方人大常委會依法任命﹔而擔任法官助理或檢察官助理的教師,也均由基層法院和檢察院按照規定程序任命。同時,法律實務部門對這些教師朝九晚五指紋打卡上下班,並完全按照本院干警管理。“這就意味著他們具有實際的權力,是‘全投入’。”賈宇說。

  “法學與臨床醫學一樣,不臨床則無法做出好成績﹔如果沒有經過實踐,不知社會需要什麼,則必然培養不出真正合格的法律人才。”賈宇告訴記者,“改變教師知識結構,改變校園文化氛圍,是發展教育的首先一環。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因為‘接地氣’而變得更加‘有底氣’,用法律實踐經驗反哺課堂教學,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校法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質量。”

  “請進來”,則是旨在優化法學教師隊伍結構。

  2008年,西北政法大學出台了《客座教授兼職教授聘任辦法》。《辦法》規定,學校從其他高校聘請高水平學者擔任客座教授的同時,還要從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等政法實務部門,聘請經驗豐富的專家型實務領導,擔任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共同組成高水平法學教學團隊。並先后與中央和地方法律實務部門簽訂了合作協議,形成了“校院合作”“校檢合作”的法律職業教育平台,實現了常態化、規范化的法律職業人才聯合培養機制。

  有專家表示,政法部門與大學“院校合作”模式,開創了陝西省乃至全國的先河,對於整個高等教育,這也將是一次破冰之旅。

  學生:既懂“理論”更會“實踐”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提高人口的綜合素質。

  多年來,為培養“理實並重”“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派得上、用得著的卓越法律人才,西北政法大學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覆蓋、專業核心知識的全分布覆蓋、專業實踐能力的全要素覆蓋”三個覆蓋原則,建立了由“5個環節、8個模塊”構成的法學實踐教學環節,形成了以“課堂實驗實訓、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三位一體、四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法科碩士和博士人才培養方面,西北政法大學十分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國內,該校是首家自發開展診所式法律教育的高校。學校現有民事法、公益法、農村社區、行政法、勞動法,以及立法和刑事辯護等多個診所,形成了診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的“西北模式”。

  據悉,截至2013年7月,該校僅法律診所就開辦教學58期,結業學生1587人,接受案件法律咨詢1.6萬余件,援助代理各類案件411件,已結案件337件,開辦學生模擬審判23次。(本報記者 楊永林 張哲浩)

(責編:歐興榮、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