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致童年那些年我們一起玩的游戲(組圖)【4】--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80后:致童年那些年我們一起玩的游戲(組圖)【4】

2013年05月29日13:1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NO·3:抓石子

  簡介:抓石子並不是女孩子們的專利,男孩子也有很多喜歡玩的,而且往往男孩子巴掌大,玩起來比女孩子還抓得多。

  當年,幾乎每個孩子的書包裡都會裝有這樣一副石子,放學后,孩子們就蹲在地上拋石子,個個都磨得滿身臟兮兮的,回來必定是挨爸媽一頓罵。

  在那個玩具匱乏、銀子緊的時代,這算是最廉價的玩具之一。抓石子的樂趣,不但在於如何玩法,制作也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過程。孩子們漫山遍野地找石頭,如果誰找到特別漂亮的石頭,大家那種羨慕勁就別提了。

  材料及制作:最好是找那種白色的小石子,把比較尖的棱角錘光,大小則根據自己的手掌來決定。

  玩法及規則:5顆石子在桌面上或地板上丟開,拿起其中一顆向上拋,趁上拋的石子未落下前,抓起地上第二顆石子,再接住向上拋的石子。如果拋起的石子沒接住,或者桌面上的石子沒抓起或沒抓夠數量,或者抓石子的時候手碰動了桌子上的其它石子,就結束游戲,該對方開始。游戲結束時,誰贏得的石子多誰就勝利。

  NO·4:抽陀螺

  簡介:亦作“打陀螺”、“耍陀螺”、“刷得螺”。是一種民間傳統游戲,它歷史悠久,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中曾出土陶制小陀螺。

  這個游戲的生命周期很長,其實並不是小孩的專利,現在也有很多人在玩。平時在健身廣場上也能看見老幼朋友在抽陀螺,現在各地還有陀螺協會,一些群眾性運動會上還有抽陀螺的表演呢。

  材料及制作:陀螺有木制、竹制、石制、陶制及磚瓦磨成的。近代的木制陀螺在接觸地面的尖底部多加鐵釘或鋼珠,減少摩擦。

  玩法及規則:以繩繞陀螺使其旋於地,再以繩抽打,使之旋轉不停。抽打得越狠旋得越快,故又稱“抽賤骨頭”。

  老游戲,新推介

  新游戲,齊齊玩

  “六一”兒童節轉眼就要到了,如果你正為怎樣給小孩安排節日節目而發愁,不如嘗試一下,和孩子一起玩玩這些當年我們玩過的老游戲或者和孩子學習一下他們的新玩意,共同分享游玩的樂趣吧!

  踢毽子——

  這個應該是歷久常新的游戲了。周末,帶上孩子到蓮花山公園踢毽子是一個非常健康的選擇。

  翻手繩——

  這個游戲非常適合在家裡爸爸媽媽和孩子玩,比較容易引起女孩子的興趣,是個很親子的活動,可以在學習各種技法之中,增進親子關系。

  彈珠子——

  這也是一個很適合爸爸和兒子一起玩的游戲,彈珠曾經是男孩子們的心愛之物,如今,爸爸帶上兒子,找一片泥地或者沙地,挖幾個小坑,按照兒時的規矩,彈上幾手,也不失為一大享受。當爸爸像個大小孩一樣,趴在地上彈珠子的時候,相信兒子會覺得這樣的爸爸更親近。

  溜溜球——

  溜溜球又叫悠悠球,這與其說是一項兒童游戲,不如說是一項體育運動更加合適。2001年,我國引進了《超速YO-YO》這部動畫片,動畫片播出后,全國的溜溜球熱爆發,讓這項運動真正在中國生了根。不久,隨著《火力少年王》動畫的熱播,YO-YO終於被大多數人認知。現在很多小孩的書包裡都帶了個悠悠球,學校附近的小店裡,悠悠球也一直是熱賣商品之一。

  溜溜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也是世界上花式最多最難、最具觀賞性的手上技巧運動之一。溜溜球的基本招式就有30招,這些招式的名字非常拉風,比如“雙手快打”、“原子烈焰”、“射月”、“核子裂變”等等,這些都非常吸引青少年加入這項運動之中。

  結語——

  時代不同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擁有自己兒時的回憶,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會有時代的烙印,硬說哪個時代的童年更美好,哪個時代的童年更無趣,都是失之偏頗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最后,讓我們用一曲《跳皮筋》裡的歌詞作為結尾吧:

  “多想童年就像木頭人被凝固成一瞬,可時光卻捉迷藏一樣藏起了青春……望著小時候總也沒數清星星的天,突然想把那些夢都全部兌現……一起來跳橡皮筋,剛落地,童年已去。就把它藏心裡,有種美麗叫回憶,童年真的好美麗!”

(來源:廣州日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