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的長跑裝備很普通,沒有名牌,他告訴記者,在這方面他最注重的是性價比。 記者 羅嘉 攝
趙浩的身板並不是很強壯,就像他自己說的,“我並不結實,只是耐力好。” 記者 羅嘉 攝
同學一句“英雄” 讓他從奔跑中找到自信
4月1日,愚人節,下午2點,站在重慶北站,望著屏幕上的通知“前方線路塌方,班次停運”,趙浩覺得,這是老天爺開的一個玩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怎麼就遇到這倒霉事?”
這次遠行,目的地是位於雲南大理的洱海,不是為了看風景,而是跑步。3月中旬,在一家戶外運動論壇上,趙浩看到了“2013AA百公裡環洱海徒步暨高原耐力跑”比賽消息。4月4日至5日,從下關民族廣場到雙廊,再到大理古城南門,全程約100公裡,這讓他動了心。
趙浩就讀於重慶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1米71的個頭,瘦瘦的身板,戴著一副眼鏡,標准的理工男形象。這位外表普通的男生,常年堅持著一項愛好——跑步。
高中時,他曾報名參加校運動會男子3000米長跑,一鳴驚人,奪得冠軍。同學“英雄”的稱贊,讓自詡“個子不高,長得不帥”的他找到自信,從此愛上了這項運動。
上大學后,自由時間多了。每周,趙浩都會抽出三四個晚上,到操場跑上1萬米。借助網絡,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曾前往貴州參加黃果樹國際半程馬拉鬆賽。19歲生日那天,別人選擇吃飯唱歌的方式慶祝,他卻一頭扎進操場,跑下1萬9千米。他說,這份堅持,是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要不要參加百公裡耐力跑?趙浩有些猶豫。3月23日,他前往南濱路,完成重慶國際馬拉鬆賽全程42公裡項目,這也是他跑過的最長賽程。扳指一算,兩次比賽隻間隔11天,賽程長短卻相差兩倍,身體吃得消嗎?
糾結了一兩天,趙浩下定決心。“永遠不要停下你擺動的雙臂,隻要它還在擺動,你就在前進。”這次比賽,就當做人生的一次挑戰,“為了夢想,拼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