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自主招生面試教授稱學生不願與考官爭論--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復旦自主招生面試教授稱學生不願與考官爭論

2013年03月11日08:21    來源:解放日報    手機看新聞

  “面試時,我們發現學生中存在一種傾向,即不斷琢磨‘什麼樣的話會被考官認同’,而不願意說出自己真正的看法。”復旦大學蘇浙滬自主招生面試昨天結束,多位參與面試的教授對“學生不願與考官爭論”這一現象發出警示。
  
  學生揣摩考官“標准答案”
  
  一位理科專業的教授說,面試時他與考生對中國大氣污染情況進行交流,當談到西方一些國家認為中國碳排放太多,還提出這樣那樣的控制方案,想聽聽學生的看法時,得到的回答是贊同:“他們這樣認為是對的”。考官又列舉了中國政府的立場,那位考生忙說:“這樣也是對的。”始終附和著考官的說法,而沒有自己經過思考后的表述。
  
  這位教授說,一些學生覺得要得高分,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考官的“標准答案”。他表示:“其實,學生跟我們的看法一致與否都沒關系,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觀點邏輯清晰地表述出來,能夠自圓其說。”
  
  無獨有偶,有位考官回憶起去年引起廣泛討論的面試題“玉皇大帝和如來佛誰大”,當時有考生覺得這個問題太“無厘頭”,束手無策,一肚子委屈。然而在他看來,隻要獨立思考、勇於表達,每個獨特答案都能展現考生的特點,哪怕質疑一句“老師,你這個問題問錯了”,同樣能傳遞積極信息。
  
  應試教育痕跡明顯
  
  專家認為,從深層次看,考生對“標准答案”的執著,顯然和應試教育的思維“預設”是一致的——任何問題,都有一個已知的標准答案,如果回答不出或者與其不一致,就是錯的,就得不到認可。
  
  值得關注的是,考官還不約而同地發現,不在少數的同學參加面試培訓的痕跡明顯,從自述、對自己選擇專業的看法,到時政要聞、社會話題的分析,都有固定套路,有時追問幾句,就能看出前后矛盾、言不由衷。
  
  面試前每位學生都需要提交兩份推薦信,有些家長在這方面同樣追逐“標准”、“完美“,請所謂“有經驗的寫手”先寫好稿子,再交給推薦人簽名。其中有人做得不夠聰明,兩份推薦信寫得一模一樣,隻有落款上姓名、工作單位不同,一下子就穿幫了。
  
  這位面試教授指出,無論是參加培訓,還是批量寫推薦信,都很可能掩蓋了學生自身的特點、個性,甚至優勢。從功利角度來說,未必會給面試加分,從長遠來看,也和當前對素質教育的倡導背道而馳。
  
  怎樣的學生更受青睞?
  
  據了解,每位面試老師將對每天面試的10位考生進行排序,並給前五位投出推薦票。究竟怎樣的學生更受青睞?來自醫科專業的教授指出,排名前列的學生有共性:首先是真誠,其次回答問題邏輯清楚,最后能對現有知識進行歸納分析。
  
  有位考官向好幾位學生提問:“你覺得教育不公平嗎?存在什麼問題?”大多數同學都泛泛而談,一位學生的回答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說,在一些農村邊遠地區上網困難,有的學生甚至不知道有“千分考”,連當地老師都不一定知道。這位考官說,這是個很簡單的觀察,但這是他對社會的關注,也有自己的思考,“我想,我找到了一個理由把這位同學往前推。”(彭德倩)

(責任編輯:袁勃、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