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教育公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關乎老百姓的切身福祉,歷來是“兩會”上最熱門的議題。昨日的討論中,廣東團代表圍繞教育、醫療、青少年健康等熱門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關於代表較為關注的教育投入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建議,要建立起保障國家和地方財政性教育投入的法律法規。針對放寬異地高考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來自廣東中學的兩位代表共同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放寬異地高考后可能給廣東教育帶來的壓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山紀念中學校長、黨委書記賀優琳:
希望國家在廣東建一批優質高校
作為來自教育界的代表,賀優琳代表在昨日的發言中表達了對異地高考后帶來廣東教育資源緊張問題的關注。他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放寬異地高考后可能給廣東教育帶來的壓力。
“廣東的高校資源緊缺,重點院校錄取率才百分之六點幾,大概有20%的學生能讀到二本A,能讀到一本的很少。”賀優琳說,“相比之下,山東、江蘇等省份大概有超過20%的學生能讀到重點院校,百分之五六十的學生能讀本科,這讓廣東的學生很可能從讀書開始就被邊緣化了。”
賀優琳表示,異地高考政策放寬后,廣東將面臨著基礎教育膨脹的現實問題,“目前中山有50%外來工子女,其中讀初中的有20%-30%,讀高中的不多。但是異地高考放開后,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數量都將大大增加,學位會非常緊張,這個問題考驗著廣東。”
為此,賀優琳建議:“廣東必須建設一批優質高校,不僅僅是大專,要讓更多學生能上優質學校。我也希望國家能夠考慮在廣東建設一批優質院校,以滿足廣東學生的需求。”
同時,賀優琳還呼吁關注學前教育的問題。他表示,此前幼兒園虐童事件中,“幼師素質不高,所以會發生這種事情,但他們素質不高跟待遇差也有關系,現在都沒有人願意當幼師。在這種條件下,孩子無法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賀優琳建議,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在廣東實現12年義務教育,以公辦為主體、民辦為輔,通過這種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汕頭金山中學校長李麗麗:
可採取流入地借考、戶籍地錄取
李麗麗代表也比較關注異地高考方案帶來的問題。她說,如今各地紛紛出台異地高考方案,這也面臨一些問題,“門檻過高,就難以落到實處﹔門檻過低,會導致大量考生涌入,導致新的不公平。”
李麗麗提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不同省區重點大學和本科院校的錄取率相差很大。“以2011年為例,重點大學錄取率最高的是北京,有27%,最低的河南隻有4.8%﹔而本科錄取率是天津最高,達到69%﹔河北最低,隻有30%。這對考生是不公平的。”
李麗麗建議,可以通過“流入地借考、戶籍地錄取”來解決異地高考所帶來的問題。“這意味著隨遷子女可以在流入地完成高考,再憑借高考成績回到戶籍地參加錄取,通過高考的排位進行分數換算。”
李麗麗舉了個例子。比如廣東戶籍考生A在北京高考,成績是前6%,那麼在公布成績的時候,他的成績將進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成績系統,教育考試院將根據廣東考生中排名6%的分數,來給這名考生打分,然后參加廣東省的錄取。”
同時,李麗麗還建議高校的招生計劃要按照比例分配到各省區,讓不同省份的考生享受到公平、優質的教育資源。“比如2011年廣東的考生有65萬,人數佔全國考生的7%,那麼部署高校在制定招生計劃的時候,就應該將7%的招生數分配到廣東。”
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
望國家和外省給廣東增招生指標
去年底異地高考政策出台后,廣東教育資源緊張的問題,成為今年“兩會”上廣東團代表集中關心的問題。
去年,廣東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28.2%,低於國家30%的水平。“就是因為我們的分母高居不下,現在廣東在校大學生絕對數每年新增十萬人,新增數量居全國第一。”羅偉其代表說。
對此,羅偉其表示,廣東省異地高考政策出台之后,教育部已經對廣東面臨的問題有了充分了解。“教育部也答應會在政策上和各方面給予廣東支持,但是這個要有個過程,不是一朝一日就能把所有問題解決。”
羅偉其透露,為應對放寬異地高考后廣東教育資源緊張,我省將從幾方面去努力:首先,希望國家能夠給廣東增加本科的招生計劃﹔其次,建議增加外省的全國本科院校到廣東省的招生指標。第三,廣東要加強謀劃,並力爭在國家政策層面支持廣東多增加一些本科院校,擴大本科的資源。
羅偉其還表示,目前廣東正在積極推進教育強省建設,打造南方教育高地,省政府拿出100個億來解決欠發達地區改善辦學條件,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建設也在不斷加大投入。
昨日,羅偉其代表呼吁,國家要從更高的戰略高度重視教育,如果光從民生角度去考慮教育有失公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加大投入,深化改革,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人力支撐。羅偉其說,教育發展到今天,要建設教育強國,國家的教育發展戰略要統籌好幾組關系:首先,國計與民生的關系,教育是民生問題,更是攸關國家發展后勁的戰略問題﹔其次,要處理好教育當前問題和長遠問題,及解決好人民群眾的現實期盼,也要長遠謀劃增強教育發展的后勁﹔第三,促進教育公平與提升整體教育質量、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系﹔第四,處理好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與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關系。
今年財政預算報告提出,中央財政教育經費增加9.3%,全國財政收入中教育要增加8%。羅偉其認為,教育支出的增長幅度處於所有民生支出中倒數第二低,報告提出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建議在教育支出佔公共支出結構中予以體現。
羅偉其建議,中央財政對教育的轉移支付,按各縣可支配財力來安排。目前,廣東人均財政性教育經費排名比較靠后,但廣東財政性教育支出佔財政比例一直是全國最高的地區之一。在廣東的欠發達地區的94個縣市區,74個縣財政性教育支出佔本級25%以上。其中還有36個縣,財政性教育支出佔本級支出30%以上,而全國縣級平均水平是18.8%。教育財政不僅壓力很大,缺口還很大,目前隻靠自身努力和廣東省的轉移支付,力不從心。
關鍵詞:社會保障
全國人大代表,江門金羚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潘皓炫:
構建全國統一社保體系
職工與居民社保政策銜接
“城鎮化是我國新時期的歷史任務,但還面臨很多阻力和制度性的藩籬。”潘皓炫代表說,隨著我國財政能力的增強,可以在社會保障方面實現全國范圍的統籌,扭轉公共服務區域失衡的局面。為此,潘皓炫建議全國加快構建統一社會保險體系,促進全民公共服務均等化。
潘皓炫表示,隨著我國經濟持續較快發展,政府財力也顯著增強,民生方面的支出有較大幅度增加,而且中央財政根據各地情況實施了轉移支付政策,但我國各地公共服務方面不平衡,特別是在社會保險方面,矛盾依然很突出。
“公共服務區域失衡,各地財政支出未能實現統籌,使人口流動受到限制,從而影響到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潘皓炫指出。
他介紹,目前全國城鄉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到7.9億,基金結余規模達到2萬多億元。從財政預算報告看到,全國社保基金一年收入達到3萬億元。
潘皓炫認為,以全國社保基金為基礎,構建全國統一的保險體系的時機已經成熟。他為此提出建議:第一,加大社會保險全國的統籌力度,全國一盤棋,確保公平和適應流動性﹔第二,加大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社保政策的銜接力度,適應農民的自由流動,滿足城鎮化社會的保障需求﹔第三,在財政預算中增加一般性支付在轉移支付中的比重,使均衡性的轉移支付能夠更多惠及各地居民。
關鍵詞:青少年健康
“現在有些年輕人連引體向上都做不了,我還能做20個!”昨日上午,在廣東代表團分組審議會上,1936年出生、年近八旬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一席話引出全場一片感慨聲,並引發了一場關於青少年體質與健康問題的大討論。
廣東團多位代表熱議青少年健康:
為什麼生活好了,
孩子體質更差了?
“豆芽菜”和小胖墩孩子多
鐘南山說,2007年中央和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然而5年過去了,現狀是全國13%的青少年超重和肥胖,超過20%的孩子肺活量指數不合格,營養不良的佔38%,小學和初中的近視率就達31%和58%。
“我出診時也注意到這些問題,一個個孩子像豆芽菜似的,也有的胖得不得了。”鐘南山說,青少年在長身體階段,最重要的是打好身體基礎。現在我國的征兵標准已有所降低,但有些地方的合格率仍然隻有30%,可見青少年體質很糟糕,作為一名醫生他很擔心。
鐘南山的這一番話立即引來現場好幾位代表的共鳴。多位代表發出了“孩子體質怎麼下降成這樣子”的疑問。
原因??體育課“缺席”設施不健全
“來北京開兩會前,我問女兒有啥建議。她不假思索地說,少點作業!”全國人大代表、省工商聯副主席袁志敏感慨地說,“德智體全面發展”說了很多年,但真正做得好的太少了。不僅如此,有些學校為了防止安全事故,還規定學生課間不能下樓。
關於體質下降的原因,省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說,現在有的學校連最基本的體育設施都不健全,以后要強化學校設施配置。全國人大代表、中山紀念中學校長賀優琳也認為,關鍵問題在政府投入時,怎麼配套體育設施。
鐘南山還表示,通過對廣東青少年體質監測發現,許多小學不能保証一二年級每周四節課、每天一小時的活動,四年級最少三節體育課、中學每周最少兩節體育課也很難得到保証。
鐘南山還補充說,除了體育設施,體育老師的缺口也急需補齊,有統計顯示,全國僅小學體育老師就缺24萬人,師資力量不足嚴重制約著青少年體育教育,這一方面確實需要政府更多投入。
學生鍛煉與教育政績挂鉤
要改變孩子體質逐年變差的現狀,鐘南山認為,首先要改變家長的觀念。很多家長認為,隻要孩子不生病,就可以去拼命學習,這種觀念就是在透支孩子的未來。羅偉其也認為,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家長過分呵護,家庭教育理念亟需跟上。
鐘南山還建議,要實行強制性鍛煉,並把學生鍛煉與教育的政績挂鉤,此外還可以考慮讓體育進普通高考。
“增強學生體質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意,本來教育就包含體質,就是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羅偉其也建議,要把體育教育的教育理念灌輸到每一個學校每一個老師。同時,也呼吁政府和社會要共同來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讓學校確保給學生正常體育鍛煉和開展體育課的基本設施條件。
對於一些學校擔心孩子若在鍛煉時受傷將擔責任,羅偉其建議,全社會要高度重視學生體育鍛煉活動,可以考慮制訂一部校園安全法,對校園的安全從法律法規上進一步去規范。(作者 雷雨 實習生 王樂 郭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