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推理解題技巧--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413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推理解題技巧

2013年03月05日16:19        手機看新聞

從歷年公務員考試推理判斷部分題目的特點來看,邏輯判斷題是有作答規律可循的,在解此類題目時有幾種常見的技巧,需要考生重點掌握,從而快速輔助考生做出答案。

(一)文氏圖法

一個概念的外延可以用一條封閉的曲線來表示,直言命題可以用文氏圖來表示主項和謂項之間的關系。適用范圍如下:

1.當題干涉及三個或三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依次分析出每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全異關系、真包含關系,然后結合文氏圖進行解答即可。

2.當題干給出多個直言命題,一般來說這些命題都是真的,要求考生根據給出的概念或命題之間的關系進行進一步的推理。此時可根據直言命題真假關系,畫文氏圖來進行解題。

筆者提醒考生,同一個直言命題其主項和謂項之間的關系可能存在多種情況,做題時需要考慮全面。

【例題】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談會的代表中,一個是黑龍江人,兩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廣東人,有兩個人隻負責客運業務,三個人隻從事貨物運輸。

如果以上的介紹涉及了該次座談會的所有代表,則參加這次座談會的代表( )。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解析:本題答案選B。這類題目的關鍵在於題中所提到的人的身份間的關系,在計算人數時要注意:是包含關系的不要相加,是全異關系的需要相加,交叉關系則要具體情況具體討論。

題干中主要涉及到黑龍江人(1)、北方人(2)、廣東人(1)、負責客運業務(2)、從事貨物運輸(3)等概念。其中,黑龍江人和北方人之間是真包含於關系,北方人和廣東人之間是全異關系,負責客運業務和從事貨物運輸之間也是全異關系。

圖1                        圖2

若要人數最多,則概念之間盡可能是全異關系(如圖1),但黑龍江人一定真包含於北方人,所以最多應為2+1+2+3=8人﹔最少即概念之間盡可能互相重合,於是2個北方人和1個廣東人完全可以包含於負責客運業務或者從事貨物運輸的,但是2個負責客運業務的和3個從事貨物運輸的不可能互相重合(如圖2),所以最少應為2+3=5人。故答案選B。

(二)矛盾法

矛盾法是指根據具有矛盾關系的命題之間的關系來解題的方法。具有矛盾關系的兩個命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可以從一個直言命題為真推出其矛盾命題為假,也可以從一個直言命題為假推出其矛盾命題為真。

當題干通過對話或其他形式給出多個直言命題,並指出其中真假命題的個數,其中存在明顯的矛盾關系,此時可採用矛盾法解題。

【例題】對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進行偵查分析后,四個警員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測:

甲說:“這五個人都有嫌疑。”

乙說:“老陳不能逃脫干系,他有嫌疑。”

丙說:“這五個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說:“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個人中隻有一個人推測正確,那麼以下哪項為真?

A.甲推測正確,老陳最有嫌疑

B.丙推測正確,老陳沒有嫌疑

C.丙推測正確,但老陳可能作案

D.丁推測正確,老陳有嫌疑

解析:本題答案選B。題干給出了多個直言命題和這些命題的真假情況,可考慮用對當關系解題。

甲的話和丙的話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隻有一真可知乙和丁的話均為假,由乙的話為假可知老陳沒有嫌疑,進而可以推出丙的話為真,甲的話為假。故答案選B。 

來源:中公教育

(責任編輯:付丹迪(實習)、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