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打架你幫誰 盤點讓人哭笑不得的考試"神題"【2】--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孔子老子打架你幫誰 盤點讓人哭笑不得的考試"神題"【2】

玉皇大帝和如來佛哪個大 孔子和老子打架你幫誰 又因為黑熊的地理分布與棕熊基本不重合,可以判定:該題的正確答案為掉進陷阱裡的熊是黑色。顯然,這道題目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可以解決的,需要孩子們運用生活中所學到東西來判斷。
2013年02月04日17:33    來源:光明網    手機看新聞

  小學一年級語文題

  考查“腦筋急轉彎”

  “有個人到一個地方去,他來去乘的交通工具是一樣的,可他去時隻花了一個小時,回來卻花了兩個半小時。請問這是為什麼?”這是給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做的一道語文題。

  記者請同事、中學生,大學生甚至大學教授回答這是為什麼,都沒有一個人回答正確。原來這是一道考標點符號的題,題目中的“兩個半小時”中的“兩個”和“半小時”之間讀起來要稍停頓一下,這樣“兩個”“半小時”加起來也就是一個小時了。

  武漢市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說,這樣的題目出給一個才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做,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有點越來越鑽牛角尖了?

  “讀過中學的人大概都記得有一類數學題,嚴重脫離生活實際。”

  祝正洲說,比如初一數學中總喜歡出現:“一個游泳池有一個進水口、一個出水口,其中單獨使用進水口把游泳池注滿需要X小時,單獨使用出水口把滿池水放完需要Y小時,請問兩個管口一起開,幾個小時可以把水注滿?”之類的題目。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會出現嗎?”祝正洲說,出題者沒有將題目和生活銜接起來,隻關注知識點,用脫離生活的東西去“死搬硬套”。

  “還有一些題目,甚至有悖於和脫離了道德倫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舉例說,某大學有道期末考試題目是要求考生寫出平時喜歡曠課的同學的名單。

  “這不是要學生相互揭發嗎?”熊丙奇說,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考核考試,老師可以嘗試創新,但創新必須有基本的倫理底線,避免給同學們帶來道德倫理上的困擾。

(責任編輯:林露、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