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財政部近日印發新修訂的《“985工程”建設管理辦法》,要求“985工程”實行績效考評制度,並根據檢查考核結果對有關學校的建設項目和分年度預算進行動態調整。而此前幾天,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剛剛聯合向全國28所在學科建設上成績顯著和效益突出的“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頒發了3.8億元獎金。
1998年提出的“985工程”已走過15個年頭,為何在此時實行績效考評制度?考評的判斷標准是什麼?這會對一流大學的建設目標產生何種影響?針對以上問題,記者專訪了教育部學位辦與研究生司相關負責人及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教授李奇。
記者:教育部為什麼在此時提出對“985工程”實施績效考評制度?
學位辦:原有的《“985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制定於2004年7月,對“985工程”二期建設的組織實施、管理職責、建設資金、檢查驗收等都作出了具體規定。但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的頒布和新一輪“985工程”的實施,對“985工程”建設與管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辦法》在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任務、組織實施、管理職責等方面都不能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因此有必要進行修訂,以進一步提高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水平。
李奇:《辦法》的出台至少傳遞了兩點信息:其一,教育部正在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即“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加強教育監督檢查,完善教育問責機制”。其二,教育部也可通過監督檢查國內一流大學的質量、效率和效益,落實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
記者:績效考評制度的具體內容、判斷標准是什麼?如果都是量化標准,會不會導致各高校之間盲目上馬項目、發表論文、比拼項目數量的另一個極端?
學位辦:“985工程”由過去的分期建設調整為“長期規劃、動態管理、分段實施”。為了體現建設成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証建設目標的實現,動態管理主要體現在:一是教育部、財政部要加強對學校“985工程”建設成效和年度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和考核,並根據檢查考核結果對有關學校的建設項目和分年度預算進行動態調整。二是要根據新時期新要求,對各校“985工程”建設內容及時做出調整。在資金分配使用中堅持科學規范、突出重點和節儉高效的原則,同時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保証預算執行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績效考評以階段檢查和總結驗收為基礎。階段檢查由教育部、財政部“985工程”辦公室統一部署,對階段建設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改革方案的實施情況、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項目管理情況以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重點檢查。在“985工程”總體規劃和改革方案完成后,學校需向教育部、財政部提交“985工程”總體規劃完成情況和改革方案實施情況的報告,教育部、財政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驗收。
李奇:績效考評制度的具體內容必定與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績效有關。量化的考評肯定是必不可少的。應該說,如果量化指標設計合理,這些指標一般能夠說明問題。同時,績效考評也不一定全是數字比拼,定性的描述會越來越多。比如,第二輪本科教學評估中的審核式評估就可以容納很多的定性描述。另外,高校根據本校的使命和定位所承諾的績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設計,通過深度描述來報告結果。
記者:“動態競爭機制”后的結果是淘汰嗎?
學位辦:根據考核結果,教育部將對有關學校的建設項目和分年度預算進行資金動態調整,新一輪“985工程”建設資金分配及分年度預算安排中已按此執行。同時,新辦法中規定預留一部分中央財政專項資金,將根據“985工程”學校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和建設績效等情況,統籌安排。
李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結構已經形成,未來不大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而可能發生變化的是組成結構的成分。我認為,一些績效不佳的高校將有可能被績效不錯的非“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所代替,從而退出這一結構,動態競爭機制的決定性因素就看高校的績效表現。
記者:績效考評制度的實行,對高校“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將產生什麼影響?
學位辦:一是加強制度機制建設。“985工程”作為高等教育的重點建設工程,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部門、地方和企業也共同籌集資金共建“985工程”學校。教育部、財政部出台《“985工程”建設管理辦法》和《“985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制度保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對確保資金規范使用和安全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二是推動學校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按照高等教育的特點辦學,進一步明確建設目標,加強科學規劃和規范管理,更加注重建設成效,確保建設目標的實現,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
李奇:實施績效考評至少有這樣幾個好處:第一,高校必須關注辦學質量、效率和效益﹔第二,促進高校內外質量保障和質量改進制度的建設﹔第三,逐步形成讓數據說話的証據文化﹔第四,逐步形成注重結果的績效考評﹔第五,促進高等教育問責制度的建設。(記者 鄧暉)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