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給導師湊過發票?研究生白念了。”在北京一所重點高校的科技活動研討會上,研二學生楊寧(化名)的一句話引起了全場的騷動。會議隨之從念發言稿跳到自由發言環節:自己的導師如何拿課題經費,削尖腦袋跑關系﹔為了申報科研項目,導師又是如何走門路,請客送禮,多方打點……他們還抱怨,在這些“看不上眼”的“工作”中,導師又安排自己干了什麼。
不少接受採訪的研究生表示,一般情況下,“壞”導師反而變得十分搶手,因為,在學生們看來,他們能從這類導師那裡學到社會上必備的技能,拿到足夠的經費,發表足夠分量的文章。如此,學生一方面抱怨自己的“勞務費”過少,另一方面在看明白導師這一行為的同時,會埋下自己將來也要“使壞”的種子。
以前說,一些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愈加功利化,如今,連做科研項目也是如此。“中國的大學病了。”不少教育學者這般吶喊。當下一些高校的科研和教學環境,是單位追求排名、榮譽,個人追求評價、利益、金錢、權力,其結果必然導致鑽營、急功近利、關系學充斥,時間精力花在運作、包裝、應付評估,甚至造假、剽竊等,不擇手段,惡性競爭,無誠信可言,卻仍自我安慰“社會都是這樣”。
據(《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熊旭、林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