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杨东平:中国高教发展最重要路径是以开放促改革

2014年11月19日16:2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贺迎春)近年,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本土“洋大学”引起考生家长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来说,最重要的路径,就是以开放促改革。” 日前,在多哈参加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期间,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东平认为,中国的大学在官本位体制下很多年,改起来很困难,“洋大学”可以从头开始干,通过教育对外开放,引进新的教育体制,培养模式,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最重要的现实的改革思路。

创造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变革核心议题

今年的WISE主题是“想象-创造-学习: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核心”。杨东平表示,创造力的培养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现有的学校教育,是19世纪形成的,是为工业化时代培养人才,而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它的特点就是迅速变化,不确定性。时代变化了,环境变了,社会生活突飞猛进,所以教育需要适应这样一种变化,创造力的培养被赋予极高地位,

出类拔萃的人往往个性突出特长明显

杨东平一直关心个性发展,他指出,个性是创造力的一种心理学基础,“我们看到,世界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凡是在某个领域有出类拔萃表现的,都是个性突出,特长明显的人。在这一点上,文体明星是最明显的,像刘翔、姚明,他们就是靠特长取胜。”

杨东平表示,鼓励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创造力、创新能力。“以前的全优生、三好生,说是全面发展,其实这种全面发展无非就是平庸发展,平均发展,抹杀了个性。”“这样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内心究竟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有什么特长。”

乔布斯曾说,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要倾听内心的声音。杨东平深以为然。

关注体制外体制边缘新的增长点

在杨东平看来,朱清时在南科方科技大学的尝试,以及上海纽约大学等“洋大学”的创办都是中国教育的新的增长点。

“这几年,我比较关注体制外那些从下而上的草根生长的教育。”杨东平说,近年来有一些体制外的新学校,完全按照自己全新理念方式来培养,比如,华德福教育学校,该校按照德国一个教育家的理念,相当于一种自然教育,让孩子在自然中生长。

杨东平认为,这些尝试有的创新幅度非常大,“不跟你应试教育的路走了,我自己走自己的路。”

(责编:贺迎春、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