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汽车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缩短了人们印象中距离的概念。近些年,随着汽车产业逐渐趋于平稳发展,华工广州学院作为专业汽车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汽车市场全局化格局的今天,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资源、技术等关键链,将如何冲出重围,瞄准市场需求,培养适合汽车专业领域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成了当下的重要课题。记者就这一主题采访了华工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陈秉均。
陈秉均,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原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汽车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机械与汽车工程专家。曾主持与参与了“轿车后桥总装设备”、“机动车大灯自动检测仪”、“小型柴油机设计”、“电池自动包装机”、“半智能排爆机器人研制开发”等多项课题研究,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荣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项。
记者:汽车工程学院在地方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广州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陈秉均:汽车工程学院筹建于2005年6月,是广州学院建校之初龙头专业。成立之初,学院根据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做大工科,突出汽车,协调发展,凝炼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筹办车辆工程专业。随后,本着“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满足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物流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的汽车专业人才,2008年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和物流工程专业。
记者:为实现“服务于珠三角地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的汽车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广州学院在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上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陈秉均:一方面,为满足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学院通过企业走访与调研,将珠三角汽车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归类和分析,并围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调整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把企业要求和必须掌握的知识作为讲授的重点。从2012年开始,还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对毕业生所在企业进行回访,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效果明显。此外,结合汽车市场发展有针对性地开设如《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营销》、《二手车评估》等专业课程,动员教师一起编写全国汽车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如《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专业英语》等。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校内,鼓励教师加强实践性的内容,少讲些比较深的理论。在教材的选择上,使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比例为85%,使用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比例60%。同时,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力度,投入资金695万元建成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汽车实验中心,完全满足全部专业课程实验开设的需要。在校外,学院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实习实践搭建平台。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等国有企业,一汽大众奥迪、东风日产等外商投资企业,中升集团、利泰集团、中山创世纪集团等中大型企业共建实习与就业基地,这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学习的基本理论,增加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强了学生对行业信息的了解,扩宽了学生视野。另外,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引入职业技能考证培训。目前学院90%以上学生获得“汽车中高级维修工”、“汽车中高级电工”、“汽车中高级营销师”等证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较好地满足了地方经济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记者:2005年到2014年近十年的时间里,全国汽车产业前几年迅猛发展,这几年逐渐趋于平稳发展时期,在此汽车市场格局下,汽车工程学院是如何迎接汽车市场发展动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呢?
陈秉均:中国汽车产业近10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汽车后市场是一个黄金产业,如汽车营销、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物流等这几年发展迅速,空间很大,我们将目光瞄准在这一市场上,在原有华工老牌专业车辆工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和物流工程专业。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人才缺口大,学生就业前景好。但也因“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于2011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加之“钓鱼岛”事件和广州限牌政策等不确定因素,对整个广东汽车行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汽车工程学院认真思考,积极应对。一方面,在专业建设上,从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实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同时,在招生宣传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老师在高考报考期间到中学、报考咨询会现场宣讲,了解汽车前沿技术,正确认识汽车发展规律,扩大汽车工程学院知名度。
另一方面,面对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才是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倾斜教学、经费优先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后勤保障教学、舆论倾向教学、人人关心教学的好传统、好做法。为了全面监控教学质量,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领导组,各领导和教研室主任责任明确,强化教研室的直接监控职能,根据各教研室的特点以及评建工作要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和监督。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互评、专家评教、领导评教等。
记者:汽车工程学院至今已向社会输送了5届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对于学院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期待?
陈秉均:绝大多数学生以谦虚好学、适应能力强、能吃苦、综合素质全面等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称赞和肯定。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已升任中层领导岗位,部分学生已稳居关键性技术岗位,进入学校与公务员队伍的学生已得到重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也均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如2010届毕业生刘涛就职于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教学工作能力全面,目前已担任中层管理岗位;2012届毕业生廖能胜在汽车销售岗位上多次被评为金牌销售顾问;2013届毕业生范建新从事二手车评估与销售,能力出众,工作仅一年便升为主管;2014届毕业生徐进等创业,成绩喜人。
对于未来,汽车工程学院将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夯实办学基础,强化质量管理,适应社会需求,切实提高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和加快青年教师培养,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增强学院发展后劲,提高学院发展整体实力。
过去十年,汽车工程学院的发展有目共睹,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学生,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未来十年,是崭新的一页,汽车工程学院将抓住机遇积极进取,继续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汽车人才为己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向社会输出更多的专业“汽车人”。
来源:华工广州学院 石婧雯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