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欧洲科学之旅:去欧洲……找科学家【5】

2013年11月27日10:52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欧洲科学之旅:去欧洲……找科学家

  巴黎和里昂:豪宅里的巴斯德,山顶上的安培

  跟居里夫人的隐匿比起来,“细菌学之父”巴斯德要高调多了——地铁图上直接印着“巴斯德站”,到了故居门口想进去,还得先拿护照登记,依次编号排队入场。

  沿着旋转楼梯走进巴斯德故居地下室,冰冷的房间里静静躺着他的石棺。我仰着头看着刻在大理石墙壁上的字,那是巴斯德一生的成就:狂犬病疫苗、炭疽疫苗、巴氏消毒法,当然还有最早提出“疾病细菌学说”……想想如果没有他,世界今天将会怎样?

  于是,巴斯德不仅被写进了街口的路牌“巴斯德大街”里,还占据了这条路两侧:一侧是巴斯德研究所,另一侧依然是巴斯德研究所。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捧着没吃完的午饭,穿过单行道的小路,急匆匆地从一侧的实验室走进对面的实验室。

  临走的时候,摄像师忍不住问,显赫如巴斯德,怎么一路上净是研究所,看不到大个头的雕像呢?

  “啊哈,你看上去好像有点失望。”路过的中年研究员眯着眼睛笑着说。他指着博物馆古老的小楼,“这里有巴斯德的过去”,又指着旁边更高更大的现代化研究所,“这里有巴斯德的未来”,然后笑着盯着我反问,“这还不够吗?”

  我很快发现,大部分的科学家消失在巴黎的大小公墓里。想要找到他们,还得先借助旁人的名气。比如,想要找到天文学家梅西耶,得先去打听,在他旁边的钢琴家肖邦之墓在哪里?

  旅行中最让我惊讶的是,安培居然也这样消失在无声里。尽管他的名字今天已经成为电流的国际单位,可我在安葬安培的蒙马特公墓来来回回跑了几圈,都找不到他的墓碑。热情的法国老太太杵着拐杖敲打着石子路,带着我在作家、音乐家、政治家和演员的墓碑前找了几遍,终于找到了几乎要长满苔藓的小小安培墓。

  而在安培的老家——法国中南部城市里昂——这位跟“电”息息相关的物理学家似乎也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外了。在不通公交也招呼不到出租车的偏僻山上,连当地人都吃了一惊,“安培在这里?计算电流的那个安培?”

  终于,在长满高高大树的山坡路边,我们看到了用石头堆成的“安培博物馆”。这里完全没有一个大科学家故居应有的架子,摇着尾巴的白色小狗慢悠悠地在大门口来回踱步,它似乎是这里唯一的“门卫”。

  我踩着地上大大小小的石子,在枝干茂密的路边森林里寻找安培的雕像,终于在面朝山谷的偏僻一侧,找到了正扶着额沉思的安培。我从没想过,每天将我的房间照亮的安培,藏在这个一到夜晚就陷入黑暗的地方。不过在他的雕像对面,一户户村民住着宽敞房子,家家都通着电,想必到了晚上,陆续点亮的电灯,也可以将他的眼前照亮。

  罗马:费米和警察

  意大利是旅行的最后一个国家。经历了这场旅行,我越发觉得,走在欧洲的小路上,随处都可能藏着科学痕迹。就像是一句罗马的古话:走在路上,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故事。

  于是,我越来越坦然接受“迷路”这件事。在历史古城佛罗伦萨迷了路?没关系!往前走几步能撞上但丁故居,往后退几步能发现大卫雕像;沿着河边走,没一会儿就到了伽利略博物馆;走出来继续迷路,撞上的路边咖啡馆,意外惊喜也不错——这里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机器,都是按照达·芬奇的手稿制作的!

  但我终于碰上了钉子。在罗马,按照行程表,我找到了一个叫做“恩里科·费米中心”的地方。费米我知道,算得上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出生于意大利,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移民美国后领导过曼哈顿计划,跟奥本海默一起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但我不知道的是,这个标记着“费米早期实验室所在地”的“费米中心”却散发着浓浓的不对劲味道——在这栋大皇宫一般的大楼里,门口站着警察,进门又是警察,好容易走进大厅,透过玻璃窗对话的依然是警察。费米教授……天天跟警察一起做物理学实验吗?

  碰壁的我只好转战罗马大学,到那里参观真正的“物理学博物馆”。这里拥有的费米资料多到几乎要爆炸,可博物馆却狭小得可怜,仅有的两间小屋装不下费米在大学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不得不把费米曾用过的实验设备搁到走廊里展览,把费米的书锁在楼梯口的柜子里,然后把墙上贴不下的费米照片,统统叠放在地板上。

  负责照看这些资料的是个还在上大三的学生。他走到一张堆满杂物的办公桌前,拉开塞满文件的抽屉,翻出一份博物馆介绍材料给我,然后用手指敲敲桌面上的铭牌,冷不丁地提醒我,“这是费米当年用过的办公桌”。看到我震惊的表情,他接着解释,“没地方放了”。

  这就让我更迷糊了——此处如此狭小,彼处那个大楼到底是干嘛的?

  馆长乔瓦尼·巴蒂麦里教授听说我为了找费米,居然去了“费米中心”,笑得半天才说出话来:“那里当然警察多了,那里现在是警察总部!”

  原来,现在的“费米中心”本是罗马大学旧址,费米在那里工作了十年。后来,学校迁址盖了新楼,旧校址空出来没人用,内政部就安排恰好在附近的警察机构搬了进去。虽然后来法律规定,那栋大楼所有权归罗马大学,但警察迟迟没有搬走,所以即便现在去这个叫做“费米中心”的地方,也不可能突破警察的层层戒备,看到费米曾经的实验室。

  “等警察搬走了,我们打算把那里变成真正的‘物理学博物馆’。到时候把所有的实验设备全都搬回去,还可以设立一些互动体验区,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物理学实验的乐趣……”巴蒂麦里滔滔不绝地说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不过我们现在只能等,已经等了快十年了。不过你也知道,要这种机构做事是没那么快的。”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