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在家上学的15岁男孩拿到浙大法律自考文凭(图)【2】

2013年09月04日08:30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在家上学的15岁男孩拿到浙大法律自考文凭(图)

  学习时间

  每天超过8小时

  刘如松在家上学,并不轻松,他每天学习时间超过8个小时,每学习一个小时,休息十分钟。一个星期休息一天,这一天由他自己安排。

  开头两年,他在家里学习初中、高中的课本,有针对性地请了辅导老师来家里答疑,两年学完了学校6年的课程。刘爸爸说,本来打算去考中科大少年班的,但他当时只有12岁,够不上少年班14岁的最低标准,只能放弃。

  刘爸爸当时为儿子定下了一个目标:花4年时间,通过自学考试,拿出3个本科文凭,学会三门外语。

  现在这个目标,大部分已实现,除了英语和日语,刘如松打算明年再学一门德语。

  现在要专心对付雅思考试,“每天这个时候,是我背词汇的时间,今天看来得破例了,就当提前休息了。”刘如松现在每天的作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

  早上六点起床,6点半到9点半词汇、例句听写,之后是看雅思语法书;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半,午休;下午还是看语法书;晚上9点写日记,5年已经写了20多本,基本上是三个月写一本,开头是用中文写,后来一个月用英语写,一个月用日语写。晚上10点钟,他肯定要上床睡觉了。

  记忆超群

  以后想当律师

  记者提出要看一看刘如松的“学堂”,男孩把记者引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有一个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最多的是法律方面的书,《刑法学》、《金融法》、《法理学》、《房地产法》……

  这些书基本上都有三四百页,最厚的七八百页,一般人看这些书,肯定很无趣。但刘如松说:“我喜欢法律,以后要当一名律师。”他记忆力很不错,比如刑法上有300多条罪名,他不仅一一记牢了,还能根据案例说出犯了哪条罪。

  刘如松看书的速度很快,一本三四百页的书,他四天就能读完,而且要看好几遍。“第一遍通读,划重点;第二遍看题集,做题;第三遍再有重点地通读。”

  选择读法律,是刘如松自己的愿望,但他老爸知道,这跟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有关。刘廷芳说,他曾打过一次官司,先是败诉,后来通过上诉,胜了。“官司打了很多年,我不懂法律,吃了不少亏,他看在眼里,但帮不了我,所以立志学法律,以后可以帮助弱势群体。”

  最大遗憾

  没有知心朋友

  “你有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刘如松沉默了,他抬起头跟记者说:“没有!”

  读初一的两个月,刘如松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双休日一起玩,平时一起打饭、吃饭,一起聊学习、做作业,“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如今能跟我有这么多时间在一起的,只有我老爸了。”

  刘如松说,这是他在家上学唯一的遗憾,他没有朋友圈,父母是他最好的朋友,但没有一个知心的同龄朋友,他唯一的交流平台是网络。

  刘如松说自己很“宅”,“我有一个QQ群,有100多人,大家在一起聊怎么玩游戏,还有一个书友群,一起聊小说。”

  刘如松说,网上很难交到知心朋友,但有时候能帮到人也很开心。有一次,有个网友说话自暴自弃,大家觉得他可能有抑郁症,就一起劝他,还建议他去看医生,“这个网友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又出来了,还说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大家都很开心。”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