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农村高中发展现状调查【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中西部农村高中发展现状调查【2】

2012年12月19日15:2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一夜之间,15年的省级骨干就被挖走了

  “师资流动能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但前提是这种流动处于正常范围内。”孙东杰说。

  那些年,老玉门一中110多人的教师队伍,走了40多人。其中有8位省级骨干,10多位市级骨干,3位特级教师,2位省级学科带头人。孙东杰说:“高水平教师的集中流失,给我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高水平教师是各校眼中的香饽饽。对那些城市高中来说,玉门搬迁造成的动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趁机来挖老师也不足为奇。”孙东杰说。

  同处酒泉市的金塔县金塔中学也遭遇过挖角之痛。几年前,学校有3名省级骨干教师不辞而别去了酒泉市区的学校,“前天还有说有笑的呢,隔夜就走了。一点征兆都没有。”校长马君说。

  学校把情况反映上去。后来市教育局跟几所学校私下通气,要求不要搞内耗,挖教师的行为才算平息。“培养一个省级骨干至少要15年时间,市级骨干则要10年。结果一夜之间,15年的省级骨干就被挖走了。”马君说。

  干了多年的教育,孙东杰深知师资流失会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出所料,老师一跑,紧跟着走的就是学生。玉门镇交通便利,距嘉峪关市120公里、酒泉市150公里,而嘉峪关一中、酒泉中学都是河西走廊响当当的高中。近些年,即便按酒泉中学的录取线,玉门镇每年也有100多名初中毕业生能达标,但是选择留在玉门一中的只有十几人。

  这对玉门一中的打击是巨大的。上世纪90年代,重点本科上线率是玉门一中根本不用怎么去关注的问题,那时学校更关心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学校曾创下连续5年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记录。然而现在,学校不得不去关注重点本科上线率了。玉门一中去年参加高考的800多人,只有40多人上了一本线。孙东杰打趣道:“考重点本科的任务就交给酒泉中学了,我们完成考二本的任务就算尽责。现在你们能理解当年为啥我连拉煤气罐的招都使出来了吧!”

  偃师高中曾经是当地教育的一面旗帜,当地曾流传“推开机关门,就见偃师人”,这些人才归功于偃师高中的培养。如今,在生源、师资流失的双重打击下,学校已难再现往日荣光。“以前,洛阳教育局的领导都把孩子送到偃高来,现在反过来了,偃师市的领导想法把孩子往洛阳送。”曲颖国连连叹气,重塑偃师高中的辉煌已经成为他们迫切的心愿。

  湖北宜都一中本来应该有3位特级教师,但前些年有两位去了大城市。学校为此很苦恼,为挽留优秀师资,这两年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总算稳定了师资。但附近的宜都二中就没辙了,奖金发不出来不说,津贴也迟半年才发,很多老师无奈去了宜昌和武汉的学校谋职。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