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9年高考語文全國一卷、二卷作文分析

2019年06月07日15:48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2019年高考作文專題

2019年高考試題專題

【眼含深情 情系子女--2019高考首日家長送考瞬間】

【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2019高考首日考生入場瞬間】

【翹首以盼 首考結束--2019高考首場考試散場瞬間】

2019高考首日現場 這些畫面很暖心

組圖:記者探訪北京高考考點 考前准備工作井然有序

一、從取材上看,立足現實、立足社會,不回避不遮掩,體現出作為國家未來棟梁的考生的大局觀。

全國卷作文考查形式的變化是從2015年開始,主要變化的趨勢是引入任務驅動型作文的概念。任務驅動的重點,最初表現在作文的取材上。全國卷的作文開始從現實生活取材,從社會熱點取材,比如2015年全國一卷的材料是“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這是當時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全國二卷是“風採人物評選活動”,取材於社會上各種形式的比賽﹔2016年的取材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全國一卷選取了漫畫的形式,一個巴掌一個親吻是引導我們關注教育的評價,“分數”讓學生有話可說﹔全國二卷更是從語文學習的途徑入手,三條途徑分別是課堂學習、課外閱讀和社會實踐,不管是過著“兩點一線”的簡單學生生活的同學,還是有生活豐富的同學,都能有話說。

從2017年開始,語文進行了大的改革,這次改革對作文引導體現在選材的視野更加寬廣,與社會的新的變化聯系更加緊密,引導學生把自己真正融入都這個變化的社會中來。比如2017年全國一卷的作文材料是從社會中選取了12個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反應是我們的社會現狀,除了這個,還有一個具體的任務是讓外國的青年讀懂中國,印証的正是我們國家對外的態度,我們想讓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國,而且了解的是客觀的真實的中國。這裡面有中國悠久歷史的載體,比如長城,有中國特有的代表,比如大熊貓,也有值得我們反思的,比如空氣污染。2018年全國一卷針對的是“世紀寶寶”這個背景,引導我們關注的青年人如何做,如何成為追夢人、圓夢人。

2019年全國一卷和二卷作文延續了這一主題,尤其是全國二卷,以五個尾數為“9”的年份串聯材料,截取了過去、現在、未來中國發展的“五四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五個關鍵時間節點,讓考生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完成寫作。五個不同時代的節點差別很大,寫作身份的區別也很大,但一以貫之的就是個人與國家和時代的結合,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人與國家、民族、時代的結合之緊密,鼓勵學生發揚主人翁精神,設身處地將自己置於國家與時代的發展中,去體會和思考。

主人翁精神的另一角度是要求看得見真實的世界,看得見真實的社會,好的要弘揚,不好的要反對,要有正確的立場,這一點在2019全國一卷中體現比較明顯。命題圍繞“勞動”展開,既挖掘了勞動在傳統文化中的傳承,也提到了同學們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的具體論點,最后要求考生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題目給了非常明確的立場,考生在寫作時要延續這一正確的立場,同時對於不尊重、不理解勞動的現象,不能一味責備諷刺嫌棄抱怨,要提出自己的反思,有具體的建議和意見,這才是主人翁,才是引領時代前行的新青年。

二、從能力要求看,最近幾年的作文呈現出站在大格局下,深度思考的特點。

深度思考體現在深度分析更貼近生活邏輯:2017年前考綱中對作文深刻的思維要求“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是,2018年深刻這一條的評分標准變成了“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也就意味著,2017年前的作文基本可以用因果分析的方法,2017年之后在因果分析之外,我們還能寫出來更多的聯系。這與我們的生活邏輯是吻合的,比如2017年全國一卷的作文要求從這些關鍵詞中選擇一兩個,形成有機的聯系,這個“有機”就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高鐵和共享單車,都能體現出中國速度。飲食文化本身從古到今,傳承不變,美麗鄉村也是傳統與現在的都追求的,這可以形成聯系。全國二卷2017年是關於中國文化的六句詩歌,我們也不能簡單從因果的角度分析,可以去找到共性或不同的側重點。當然,不是說因果聯系不能用,2018年全國二卷是典型的材料作文,沃德的對事物的正確認知,就可以從因果的角度看,2018年全國一卷世紀寶寶和未來的青年之間也有繼承以及共同發展的關系。

2019年全國一卷的作文從邏輯思維能力的角度看,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勞動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但又與學生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體力勞動)。命題引導學生思考對“不理解勞動”產生的原因,比如如何看待“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關系?兩者真的是對立關系嗎?命題中給勞動收獲的定位是“財富和幸福的源泉”,對於這一點也需要去聯系生活,比如可以將財富和幸福轉化為成就感和滿足感。全國二卷的作文中邏輯思維的考查主要體現在時代的大格局下,青年人如何將的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的節點結合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在不同的時代如何發揮不同的價值,“怎麼做”的思維深度決定了文章的思想高度。

總之:2019年全國一二卷的命題仍然以任務驅動型作文為主,方向明確多角度。高三學生站在新歷程的入口,即將進入大學,進入社會,要做到六個字“大視野”“深思辨”。“大視野”是指要多關注社會生活,不能禁錮在小的世界裡,不能與社會的發展脫節。尤其是要關注國家的發展脈絡,將將個人的成長置於時代的大背景下去實現,發揚主人翁精神,以自己為切入點,以小見大。“深思辨”是指要有清醒的頭腦,有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面對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分析這些現象背后的聯系,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 

來源:猿輔導高中語文教研中心

嘎油!近百所高校學長飚方言應援千萬高考生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