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碩縮招 破除學歷“歧視鏈”
近日,一則“復旦大學經濟學院2022年起不再招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消息引發關注。對於縮招學碩、增招專碩,不少准備考研的學生已有准備,但是,也有人產生困惑:這會不會導致學碩報考更難、認可度更高,而專業碩士的認可度更低?會不會讓更多讀研學生的學費增加,並在讀完專業碩士后,更難考博?
這是推進碩士研究生培養結構調整需要回應的問題。回應這些問題,要求專業碩士辦出特色、提高質量,同時,要破除唯學歷論,治理“學歷高消費”以及“學歷鄙視鏈”。
對於學碩和專碩的不同,學生中流傳比較廣的是“名稱不同”“分數不同”“地位不同”“學制不同”“前途不同”“學費不同”,但培養模式大同小異。簡單來說,在有的學生看來,專碩是學碩的“壓縮版”,是花更多的學費讀一個壓縮版的學碩,因此,社會存在“學碩高於專碩”的看法,一些考研學生把專碩作為學碩的“備胎”。
在這種情況下縮招學碩、擴招專碩,確實可能出現學生們所擔心的問題。由於學碩招生減少,招生門檻會提高,而專碩的招生門檻會降低,兩者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在無法考上學碩后,考研一族會不得不接受上專碩的現實。為改變“專碩低學碩一等”的局面,就要拼命考博士,提高學歷層次。這無疑會加劇考博競爭。假如調整研究生培養結構,出現這樣的發展走向,那很難說這是研究生培養結構調整的成功。
專碩和學碩,沒有高低之分,更不能以錄取門檻高低含金量。學碩和專碩在研究生培養中,是平等的,學碩是培養學術型人才,專碩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社會之所以存在學碩高於專碩的誤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普遍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視為低於普通教育一個層次的教育,而不是將其作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二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教育,參照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普通教育進行,沒有辦出特色,因此產生了以招生門檻論學歷含金量的問題。
提高專碩的吸引力,改變社會對專碩的陳舊看法,就必須針對專碩培養,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加強師資建設、課程建設,探索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在發達國家,專業碩士培養主要採取以項目為主導的授課教學模式,學生用一年或一年半時間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就可畢業,並不要求撰寫學位論文,也不提出發表論文的要求。
選擇專碩的學生要有清晰的成長定位。雖然我國學碩和專碩的招生比已經為4:6,但是,在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超過100萬后,學碩招生規模已達40萬,而我國博士招生為10萬多一點。從人才培養定位看,學術碩士主要是培養學術型人才,今后大多應進一步攻讀博士﹔專業碩士則主要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完成碩士研究生課程后,主要選擇就業,而不是再攻讀博士。但是,我國讀學術碩士的學生,有的並不准備成為學術型人才,這導致學術人才培養和學生自我追求的錯位﹔同樣,因各種原因選擇專碩的學生,有的還想著畢業后讀博士,這也會導致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學生自我定位的錯位。
要解決錯位問題,就需要破除唯學歷論,並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能力進行考研以及讀博的規劃。如果學碩和專碩平等,那麼考生就不會一味追逐考學碩,那些打算讀完碩士就業的人,完全可以選擇專碩。隻有今后想成為學術型人才、准備讀博的學生,才有必要選擇學術碩士。
從學歷社會轉向能力社會,是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全社會必須直面的任務。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54.4%,研究生在校生規模已經達到300萬,每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已經超過100萬,如果再以學歷論人,信奉學歷“鄙視鏈”,會嚴重影響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養結構,還會造成個體盲目提高學歷的教育資源浪費。(熊丙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