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中小學課后服務 如何叫好又叫座

付衛東 曾新 馮衛國 譚杰文
2021年05月31日08:4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小學課后服務 如何叫好又叫座

  4月27日,在貴州省錦屏縣三江鎮潘寨大公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志願者帶著孩子們玩“老鷹抓小雞”游戲、下五子棋、指導小學生觀察龍蝦的特征。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為解決易地移民搬遷小區小學生下午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問題,設立“四點半課堂”,組織志願者在下午四點半到六點之間,對小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和組織開展趣味活動等,滿足學生課后學習及發展興趣愛好的需求,深受學生及家長歡迎。楊曉海/攝(新華社發)

  ——————————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之策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做到應教盡教,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會議指出,要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依法保障教師權益和待遇。

  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三點半”接送難題等實際困難的重要舉措。中央深改委這次會議釋放出明確的信號,表明對校外培訓徹底治理的決心,也為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落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2017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提出要求﹔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提出針對“課后三點半”難題,要求各地要強化中小學校在課后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已有29個省份出台了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30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制定了具體實施辦法。

  中小學課后服務現狀如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狀?還有哪些措施急需改進?2019-2020年,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在山東、廣東、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六省份進行實地調研,對中小學課后服務有關內容進行了專項調查。課題組分別對省會城市、地級市及縣級市的中小學進行抽樣調查,樣本涵蓋東中西部地區130余所中小學的一萬余名學生。

  中小學課后服務怎麼樣

  課題組調查的數據顯示,在中小學課后服務上,沒有參加過課后服務的佔比約51%,參加中小學課后服務的佔比約49%,即大約一半的學生參加過課后服務。

  課題組實地調研發現,中小學課后服務形式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一是學校主導模式,如廣東等地,以學校為主體,利用學校師資和場地優勢提供課后服務﹔二是家委會主導模式,如湖北和山東等地,以家長委員會為組織主體,依托學校的場所開展課后服務﹔三是校外機構主導模式,如江蘇和福建等地,鼓勵校外機構和學校密切合作,調動校內外教育資源,共同開展課后服務﹔四是社區主導模式,如四川和廣西等地,以社區工會和團組織等為主體,借助社區圖書館、博物館等資源,為社區內中小學生學生提供課后服務。

  家長最關心課后服務的哪些內容呢?課題組調查的數據顯示,孩子的人身安全(87.5%)、內容安排(82.7%)和課后服務效率(78.2%)是家長最關心的三個方面。可見,大部分家長對中小學課后服務的安全保障和高質量高效率充滿了期待。

  是什麼原因驅使學生參加中小學課后服務呢?課題組的調查顯示,32%的學生表示“父母上班沒時間接送”,22.5%的學生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差”,有26.3%的學生表示“別人都參加”,也有19.1%的學生表示“學校或教師有要求”。從主觀願望來說,81.4%的學生表示“完全自願”,18.6%的學生認為參加中小學課后服務“並非自己的意願”。課題組分析,中小學生參與課后服務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父母工作忙、學生學習需要補習外,也有部分學生是盲目跟風,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是迫於學校或教師的壓力,本是學生按需參加,卻變成了“被自願”同意。

  課題組分析,課后服務之所以受到學生的歡迎,一方面它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校課內教育差距,另一方面能為家庭教育缺位和社會教育失范的學生進行優質替代。

  中小學課后服務怎麼啦

  (一)課后服務對象沒有全覆蓋,部分學生成為“被遺忘”的對象

  《意見》將課后服務的對象界定為中小學生,並著重要求課后服務要優先保障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急需服務群體。在2021年2月23日教育部召開的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呂玉剛司長表示,要推動落實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

  課題組實地調研發現,目前課后服務對象主要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但部分農村地區的學校學生,尤其是寄宿生不在課后服務的范圍之內。

  課題組分析,由於城鎮化和父母外出務工等因素的影響,農村的寄宿制學校佔有相當一部分的比例,不少農村小學還有相當比例的低齡寄宿生。由於這部分學生群體長期在學校寄宿,基本不存在“課后三點半”接送難題,加上所在縣(區)財力不濟,難以承受“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面的壓力,因此這些寄宿制學校基本上沒有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

  此外,學生群體少和教師素質不高等因素導致課后服務難以形成氣候,不少農村小規模學校也是中小學課后服務“遺忘”的角落。課題組就此與部分縣(區)教育局負責人訪談時,他們也覺得很無奈:一方面,他們很希望農村學校尤其是寄宿制學校和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學生能在“課后三點半”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滿足他們全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迫於地方財政和師資等多方面的壓力,他們不得不“望洋興嘆”。

  (二)課后服務經費保障問題突出,部分經濟困難家庭難以支付課后服務費用

  《意見》明文規定:不斷完善經費保障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省會城市,中小學課后服務費用全部由政府財政負擔,有力地推動了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也有不少地方尤其是中等城市,因政府財力有限,採取成本分攤的方式,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參加課后服務學生所在家庭承擔部分費用。

  但是,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縣(區)財力困乏,課后服務的費用全部由學生所在家庭承擔。課題組的調查數據顯示,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縣(區),學生每月交納的課后服務費用上,平均為138.16元。課題組認為,對於經濟寬裕的家庭來說,這筆費用並不多,但是對於經濟困難家庭來說,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三)課后服務內容不豐富,部分課后服務異化為“集體教學或補課”

  《意見》明文規定:課后服務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提倡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輔導幫助。

  課題組調查的數據顯示,中小學課后服務內容佔前三位的分別是做作業(87.6%)、自主閱讀(78.2%)和拓展訓練(61.9%),其次是體育(53.3%)、興趣小組(50.9%)和藝術(46%),佔后三位的分別是娛樂游戲(38.4%)、科普活動(43.8%)和觀看適宜兒童觀看的電影(30.2%)。

  課題組認為,一方面,中小學課后服務內容豐富多彩,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服務內容參差不齊、有特色的服務內容偏少等問題。

  《意見》還明文規定:堅決防止將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但課題組調查的數據顯示,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中,僅49%的學生表示沒有參加“集體教學或補課”,偶爾參加的佔比20.2%,有時參加的佔比13.4%,經常參加的佔比17.4%。課題組認為,這表明盡管國家三令五申禁止將“課后服務三點半”異化為“集體教學或補課”,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參與其中。

  (四)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壓力劇增,但部分教師並沒有獲得相應的報酬和獎勵

  課題組實地調研發現,課后服務延長了教師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和心理壓力,擠佔了備課、教研、學習時間,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和休息。在課題組進行的訪談中,有些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表示,學校教學工作本來就非常繁重,額外增加課后服務的任務后,實在忙不過來”。額外的付出理應獲得相應的報酬,但由於一些地方財政緊張、支付教師報酬無政策依據等原因,導致部分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報酬偏少甚至是無償勞動。並且,由於配套政策不到位,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並未在職稱評定和評先評優等方面得到相應的照顧,因此他們的積極性並不高。

  課題組建議,給予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相應的待遇和優惠條件,才能更好地維護教師的尊嚴與權益,補償教師的付出,穩定教師隊伍,切實保障課后服務可持續性。

  中小學課后服務怎麼辦

  為此,課題組提出五點建議:

  (一)採取有力措施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

  第一,遵循自願和協商的原則。中小學課后服務屬於非義務教育時間,必須採取自願的原則,在保証課后服務范圍全覆蓋的同時,絕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學校以課后服務的名義強迫學生參與。並且,課后服務的經費來源、開支、課程內容和教師報酬等,學校應積極和家長委員會進行協商,絕不允許“一刀切”。

  第二,優先照顧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特殊群體。堅持補償性正義的原則,課題組建議,地方政府要將上述特殊群體主動納入課后服務的對象,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內容,經濟困難的家庭可由縣(區)級政府兜底,也可通過社會化扶助的形式加以解決。

  第三,保証農村小規模學校和寄宿制學校課后服務順利開展。對於缺少師資的教學點,課題組建議,可採取以購買公共服務和志願者服務等多種方式,農村寄宿制學校也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要享受額外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或課時補貼,經費主要由縣級政府承擔省級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二)豐富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形式

  第一,建立課程研發團隊。研發團隊由學校教師或校外第三方機構組成,經過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認定資質后,進行課后服務課程的開發。學校通過家長委員會採取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公開採購優質的課后服務課程。

  第二,豐富課后服務的內容。在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由學校或第三方機構在課后服務時間內開展藝體、科技、拓展訓練等特色課程。並且,要將校內課后服務拓展到校外,如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甚至企業、車間和街道社區等。鼓勵學校和第三方機構共同開發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的課后服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完善課后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第一,實行“財政撥款+合理收費”的保障機制。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和消費的競爭性的中小學課后服務是准公共產品,不單純是市場行為,應該由政府和市場共同承擔,“財政撥款+合理收費”是中小學課后服務的合理選擇,歐美發達國家也大都採取財政撥款和家長自願交費的方式。

  課題組建議,課后服務按照基礎性服務和延展性服務進行分類,前者主要由財政撥款解決,經濟困難的縣(區)由國家和省級政府通過轉移支付給予支持,后者則根據服務的內容收取額度不等的費用,依照“學生自願,據實收取,及時結算,定期公布”的原則,絕不允許強行攤派。

  第二,加大對課后服務收費的監管力度。要制定詳實的課后服務收費管理細則,落實收費保障措施﹔將收取的費用全部納入財務專戶管理、專款專用,資金的用途要據實列支,不能挪作他用。建立課后服務收費的監督機制,保証收取的費用和資金在使用上公開透明,堅決杜絕暗箱操作。

  (四)優化課后服務師資配置

  第一,精心調配課后服務的師資。一方面,鼓勵教職工發揮特長、跨學科指導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廣泛動員學生家長、民間藝人和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提供公益性服務。另一方面,採取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聘請文化、體育、科技、衛健等部門及科協、文聯、美協、書協等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還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的人才,到學校組織課后服務活動。

  第二,合理支付教師課后服務報酬。課后服務屬於非工作時間,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理應獲得相應的報酬。相關部門在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考慮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因素﹔學校核定教師績效工資時,要將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時間和精力納入獎勵性績效工資的范疇。學校在職稱評定和評先評優時,優先考慮積極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對於校外專業技術人員,由雙方協議確定勞務報酬,通過專款專用的方式保証按時到位。

  (五)加強課后服務的管理和評估

  對課后服務嚴格實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蹤管理,從課后服務的申請審核,到課后服務的內容和師資,再到課后服務的質量,形成全封閉的課后服務治理環,保証課后服務有序開展。並且,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要及時對課后服務進行評估,包括課后服務的內容、課后服務質量、學生及家長滿意度和課后服務目標的實現情況等,實現課后服務良性發展。

  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治理校外培訓亂象的有效措施,也是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課后服務是學校教育的拓展和補充,為推動基礎教育生態調整和優化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付衛東為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曾新為該校教授,馮衛國為該校教研室研究人員,譚杰文為該校碩士研究生)

  付衛東 曾新 馮衛國 譚杰文

(責編:郝孟佳、溫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