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開錦和女兒楊依梅。 谷岳飛攝
盡管家鄉在地震重災區,但21歲的楊依梅樂觀地認為在家的父母平安無事。這位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的女大學生有她天生淳朴的“信仰”:“我爸媽都是好人,好人有好報,他們不會有事的。”
因此,盡管地震發生后,遠在成都的她遲遲未和家裡聯系上,但楊仍然堅信家裡最多就是房子倒塌。然而,殘酷的地震摧毀了楊依梅的樂觀,也永遠改變了這個在四川非常普通的四口之家。楊依梅的爸爸楊世凱,今年44歲,四川雅安市寶興縣靈關鎮人,是雅安地震數百名死難者中的一員。
模范夫妻天人永隔
昨日下午兩點三十分許,地震重災區寶興縣靈關鎮一家碳酸鈣廠門口,楊世凱的葬禮正在舉行。楊世凱躺在一副棺木之內,身體被壓變形。這副棺木原本是為他76歲的父親准備的,誰知地震突然而來,白發人送黑發人。
楊世凱是前晚7點多出門,他在鎮上一家碳酸鈣廠上班,工作條件非常艱苦,每天抱著石頭投進機器粉碎,然后還要跑在另一邊機器的出口接袋子——生產出的滑石粉,需要人工以一袋一袋接下包裝。除了彌漫的粉塵外,還需工人有超出常人的體力,因此這份工作盡管報酬相對較高,但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
地震發生后,擔心丈夫安危的岳開錦找到了丈夫的工作單位,發現廠房內空無一人,丈夫不知去向,從頭到尾在鎮子找了一遍之后,還是不見丈夫的身影。岳著急起來,發動親戚到處尋找,但幾個小時下來,到醫院、政府、學校、安置點等地方都找了一遍,一無所獲。
在靈關鎮,楊世凱和妻子岳開錦是模范夫妻,兩人結婚22年從來沒吵過一次架。楊世凱曾對妻子說,再累幾年,等女兒大學畢業,然而攢錢把兒媳娶進門,他就不干活兒了,夫妻兩人出門“耍去”。然而,因為地震,楊世凱沒能兌現對妻子的諾言。
岳開錦最終是在碳酸鈣廠門口找到了丈夫,救援隊員將一些磚石刨開,此刻,楊早已沒了呼吸,身體被壓變形。
女兒最終等來父親噩耗
就在岳開錦瘋狂尋找丈夫的時候,在成都,四川師范大學的校園裡,她的女兒楊依梅同樣在絞盡腦汁打聽家裡的消息。得到雅安地震的消息后,楊依梅不斷通過電話、短信和父母聯系,但因通訊不通,直到下午仍然不知家中消息。但楊依梅仍然心懷樂觀,盡管不斷有靈關鎮遭受地震重創的消息傳來,但小楊一直堅信父母沒事,這名農家走出的女大學生有著一個朴素的信仰,就是“好人有好報”,她說,父母都是好人,所以肯定不會有事。
楊依梅和父親特別要好,上大學楊世凱不舍得女兒走遠,於是楊依梅就報了成都的學校。父女倆還約定,女兒上大學后,每個星期五要給家裡打電話。於是,從去年下半年上大學開始,父女倆的星期五之約成了楊依梅關於父親最美好的回憶。但可惜上個星期五,楊依梅有事忙晚了點,就沒給父親打電話,結果沒想到錯過了最后一次和父親“相見”。
岳開錦原本想對女兒隱瞞消息,但最后還是覺得應讓女兒見父親最后一面。這趟回家之路,小楊走得格外辛苦,除了整夜走路之外,一路上還得擔心沿途不斷滾滾而下的飛石。
這對幸福的父女之間曾有多次愉快的對話。父親希望女兒將來能夠做老師或者當公務員,而女兒則表示,等將來工作了,一定要帶父母親出去旅游,每個月還給生活費,讓父親不再那麼辛苦﹔女兒還說父親喜歡喝茶,將來會買上好的茶葉孝敬……小楊沒有想到,這些竟成了自己對父親永遠無法兌現的諾言。
直到到了靈關鎮后,表哥才讓楊依梅做好心理准備,小姑娘還以為是自己家損失嚴重,沒想到竟是自己摯愛的父親去世了。“我沒有爸爸了”。採訪楊依梅的過程中,她不斷接到親友的電話,電話一接通,小姑娘每每不勝悲戚、哭成淚人。(揚子晚報特派記者 谷岳飛)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