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生“海選”學校的技巧--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3年高考生“海選”學校的技巧

2013年04月17日15:30        手機看新聞

如今,我國高校總數達到2300多所,要從這眾多高校中挑選出那麼幾所甚至一所志願學校來,同時還要使自己的成績或排位與學校的錄取分相匹配,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有些高校在辦學層次上都一樣,如同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或都屬於一般本科或專科類的院校,這時候怎麼辦呢?

1.有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

有些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前已經有一定的方向,但每個人選擇的角度都可能不同:要麼是看中一所大學的名氣,要麼是看這所大學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專業,要麼是看大學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的角度,選擇也就不同。

2.無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

有些考生和家長對選擇學校完全沒有目標方向,怎麼辦?報考本一批的考生比較好辦,按照上面所介紹的劃分為3∼4個層次(或檔次),學校就不會多了。報考本二批的考生,面對的學校總量上有600所左右,減去民辦院校(在第三批次招生)和藝術、體育類院校,還剩500余所。對這500余所學校,最好先從地域的因素即省會城市或非省會城市進行選擇,這樣學校就會少很多了。

將這500余所學校,按照院校投檔分(或錄取分)進行排名並結合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分成10個層次(或檔次),選擇與自己競爭實力(主要是考分)最接近的層次(或檔次),也就是30∼50所學校。再按照“海選”學校的技巧,先后用三差法、招章法進行篩選。

3.快速篩選學校的簡便方法。

除了以上介紹的有目標方向和無目標方向的快速篩選學校的方法外,還有一個更簡便的方法。許多考生除了對極個別的學校有所了解外,對大多數學校都不甚了了。可考生家長就不同了,他們對許多學校都有所了解。

4.“海選”學校的技巧之一——三差法。

顧名思義,所謂三差法,就是經過三次相減得出結果的方法。在介紹這個方法之前,需要先介紹另外兩個筆者自創的名詞——兩線差和自分差。

所謂兩線差,就是每年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與各地(省、直轄市、自治區)每年所劃定的某科類某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省線)之差。舉例來說,2012年山東省第一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文科573分、理科582分。山東大學2012年在魯文科錄取最低分574分,理科錄取最低分582分。於是,山東大學文科的兩線差就是1分(574-573)﹔理科的兩線差就是0分(582-582)。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在魯文科錄取最低分619分,理科錄取最低分639分。於是,中國海洋大學文科的兩線差就是46分(619-573)﹔理科的兩線差就是57分(639-582)。所謂自分差,就是知道了兩線差和自分差后,就可以通過二者的比較來篩選學校了:一般來說。依此類推。

5.“海選”學校的技巧之二——招章法。

所謂招章法,舉例來說:(1)某考生准備報考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2)某考生准備報考。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3)某考生的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4)某考生的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5)某考生的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6)某考生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7)某考生的高考總分較高,但有很顯然,該所學校應淘汰。

需要說明的是,招章法不僅在“海選”學校時有用,在“精選”學校時也大有作用。至於在“海選”學校時,是先用“招章法”還是先用“三差法”,則無一定之規,但需要明確的是,二者都要用,不能隻用一個方法。

來源: 《2013高考志願填報勝經》

(責編:李衛(實習生)、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