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值,在中國高等教育界產生。日前,教育部公布“高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審批結果”,發布了2610個經教育部備案的專業。同時,各地各校申請開設但未被同意的專業達258個,佔這個總數的近10%﹔而通過審批、同意設置的新專業隻有7個,今年起可安排招生。
258︰7。教育部對專業設置的“口子”收得挺緊,而高校們卻似乎“放得很開”,258個不得招生的擬開專業包括高爾夫產業管理、全球健康學、網絡安全與執法、老年工程等。為什麼新專業的“中簽率”那麼低,還是有那麼多高校“填報志願”?以辦學質量、教學水平為標准,中國大學的學科專業多了還是少了,做加法還是做減法?
要解這道題,不妨按照某些高校開設新專業的一種“思路”。眼下,一大思路恐怕是“唯名是論”,“高爾夫”、“健康”、“網絡安全”、“老年”等都是當今熱詞,似乎貼上了這些“標簽”,這個專業的填報率和分數線就會高些,能吸引到更多學生進校就讀。於是乎,不論有沒有足夠師資,或者說有沒有足夠實力的師資,甚至有沒有合適的教材與課程,一些學校都“敢於挑戰、敢於創新”,開出這些很潮的專業。
更令人有些焦慮的是,對這類起了好名字的專業,眾多高校一擁而上,跟風仿制。最近舉行的上海高校學科建設會議透露,滬上高校明顯“重復建設”的學科專業達十多個。比如“應用經濟學”,現有15所高校開設這門專業,超過全市研究生教育院校的2/3﹔又如“工商管理”,14所高校均有開設﹔再如“公共管理”,也有13所高校開設。連“新聞傳播學”這樣就業對口率較高的非普適專業,開設院校也達10所。扎堆開專業,對高校其實不難,從兄弟院校挖個“人物”,再湊幾個相關專業的“配角”,新專業建設即告成。
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內氣象萬千的高校專業應該先做“減法”,減掉那些名不副實、有名無實的“同名重姓”專業。與“減”同時,所謂“扶需、扶特、扶強”,對於符合社會之需、具備自身特色、適宜做優做強的專業,應支持和鼓勵其開設,做做“加法”。比如這次獲准新開的專業,包括華東師大的教育康復學、北外的吉爾吉斯語、上海海洋大學的水生動物醫學、景德鎮陶瓷學院的陶瓷藝術設計等,均有一定專業優勢,有一定不可替代性。
就學科專業發展的大趨勢,“做減法”也是培養厚基礎、寬口徑、跨學科、高素質人才的導向,對於本科教育尤其如此。通過中科院與上海市合作,正在浦東張江籌建的上海科技大學,便採用全新的院系設置機制,隻設4個學院: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創業與管理學院。而“學院”之下不再分“系別”,為的是促進各個學科的跨界、交叉與融合,為學生下一步深造提供豐富而扎實的專業背景。
事實上,考量專業設置是否得當,還有一個重要指標往往被忽略——那不是招生時的生源統計分析,而是畢業后的就業跟蹤反饋。高校往往將就業率、簽約率看得很重,倒不妨追問一下學生對在校所學是否滿意、用人單位對學生所學是否滿意,並以此來科學指導專業設置與學科建設。開專業,一減一加怎麼算,不能隻靠高校來算,也不能高校說了就算。以社會和公眾滿意與否為准繩,當減則減,該加則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