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踩踏”悲劇,再思教育倫理的重建--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審視“踩踏”悲劇,再思教育倫理的重建

蔣璟璟

2013年02月28日13:27    來源:華西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27日上午6時15分左右,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鎮秦集小學發生一起因擁擠引起的踩踏事件。事件造成十余名學生受傷,其中4名重傷學生經搶救無效死亡,其余傷者正在救治。有消息顯示,事故是因大量學生擁擠在大門處,導致鐵門倒下后砸到學生,詳細事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心痛以至無語,然后再無詞匯,可以表述我們的心情。新學期開課伊始,便發生如此悲劇,數名學生死亡,十余名學生受傷……如果說,這是一場始料未及的意外,那麼其代價未免太過沉重。

  孩子的處境,最能折射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一再上演的孩童之悲,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羞愧?面對“踩踏事件”,校方、主管部門,必然難逃指摘。居然會發生“學生擁擠大門,導致鐵門倒下砸人”的事情?試問,鐵門的質量是否過關?有無日常的隱患排查?校園的秩序維持,又是怎麼開展的?

  每一次事故之前,必先鋪墊有長久而細雜的“伏筆”﹔每一次事故之后,也循例有道歉、問責、免職等一系列應對。然而,人命已逝,縱使再真誠的善后,想必也價值寥寥吧。某種意義上,公眾所以對“校園悲劇”莫名憤怒,就在於悲劇的教訓,往往難以轉變成日常工作的改進——也許會有一陣風式的整治,但“孩子至上”的職業倫理觀,始終不曾植入一些教育工作者內心深處。

  在現實語境下,很大可能,校方、教師、管理者做好“學生安全”工作的動力,只是為遵守規章的要求,而非全然是出於“為了孩子”的情感考量。事實上,當教育工作的崇高感被抽離,乃至逐步矮化為一份普通的世俗職業,事故的種子也就早早種下了。這個社會,將各種事無巨細的職業條例、管理規范,加諸於教育者身上。但可惜,在重建其職業認同感與道德律方面,一直作為有限。

  審視最新發生的“校園踩踏”,在有死有傷的沉痛結局面前,全社會除了反思相關的制度建設,實在有太多理由思考另一問題,即怎樣讓教育者,能真正對孩子的未來心懷憐憫和敬畏?

  (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A17版)

(責任編輯:袁勃、熊旭)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