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希望
孩子能體諒父母懂得感恩
在父母心目中的孝順兒女應該做到哪幾點?很多父母說,希望孩子假期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體諒一下父母的辛苦﹔平時多和父母聊聊天﹔不要頂嘴、別太任性﹔脾氣太大了要改一改﹔吃穿用上別太攀比﹔常在一起談談心,遇到什麼事情多與父母溝通……
在收到的調查問卷中,父母期望最多的就是孩子能好好學習,少讓父母操心,能夠體諒父母,懂得感恩。
媽媽陳海儒說,希望孩子能多理解我們、多體諒我們,不要覺得他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平時跟他爸爸說話時能多些耐心,希望孩子對父母能有一顆感恩的心。
很多家長也表示,讓孩子知道感恩,懂得孝順,自己也要身體力行孝順好自己的父母,給孩子樹立好榜樣。(記者 楊主格)
大學篇
大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孝”沒自信
本報共收到大學生及其父母的調查問卷超過100份,其中有來自遼寧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沈陽醫學院等沈陽院校的大學生,也有在中國傳媒大學、山東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外地讀書的沈陽學子。
記者粗略統計,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學生們雖然主觀上都很孝順父母,但普遍對自己缺乏自信,超過60%的大學生給自己的孝順打分僅為60~80分,更有近3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不及格,隻有不到5%給自己打滿分。
調查結果
“多陪陪父母”排第一
在當代大學生心目中什麼才是孝順?這100多份問卷顯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多陪陪父母”﹔排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聽父母的話”和“不惹父母生氣”。
上海大學譚月的總結代表了90后大學生的普遍觀點:多和父母保持交流﹔理解父母的想法﹔尊重父母的意見。約三成大學生與遼寧大學趙雨點同學的觀點一致:平常多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想法,有什麼事都和父母探討﹔聽進去父母的金玉良言﹔多幫父母分擔壓力。
還有近10位同學在談論孝順時提到“不傷害、欺騙長輩﹔不粗魯對待長輩。”反映出年輕人的另一面。
“孝”差在哪?
少溝通、不成熟、無法分憂排前三
既然沒有高分,那麼90后大學生們又是否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缺乏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自己還不夠成熟”、“無法幫父母分憂”等三項是此次調查出現頻率最高的,此外還有懶惰、很少做家務、關心不夠等。
華東理工大學胡敬軒表示:“打個比方說,自己有些時候不太成熟,總和父母吵嘴。”同濟大學林聖煒表示:“太少時間陪他們了,一年就回去那麼一趟。”遼寧大學高雅琛表示:“對父母的態度和關心程度不夠,應該多關心下父母吧!
此外,談到曾經做過最讓父母生氣的一件事。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撒謊,對父母隱瞞成績之類”以及“頂嘴,對父母不夠尊敬”。
我們的父母
父母要求一降再降 什麼都不做也是“孝”
此次調查,家長們無一例外地給孩子的孝順評分非常高,超過80%的家長給孩子的評分達到90分以上,直接給滿分100分的家長也不在少數。
究其原因,記者發現,家長們對孩子的要求非常之低,許多家長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簡單一句話:隻要待在家裡,多陪陪父母就行。最多也就是要求孩子做點家務。
專家觀點
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愛
多年從事學生工作的遼寧中醫藥大學校團委書記周健表示:一方面,現在的大學生太注重自我的內心感受,容易忽略父母的感受,這是獨生子女的通病。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大學生都是孝順的,只是他們把對父母的關心都放在內心深處,不會表達。這就需要我們家長、學校,甚至社會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愛,自己的關心。(記者 封葑)
(來源:沈陽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