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黨網·時政
經濟·科技
社會·法治
文旅·體育
健康·生活
觀點
訪談
國際
軍事
大灣區
台灣
視頻
圖片
教育
登錄
注冊
退出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記住登錄狀態
忘記密碼?
教育
首頁
|
滾動
|
原創
|
思政
|
高考
|
留學
|
嬰幼兒
|
中小學
|
大學
|
職業教育
|
人民日報寫作課
即時新聞
多彩開學第一課
營造有利於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良好信息環境
中國科學家發現“政和八閩鳥” 改寫鳥類演化歷史
這裡的“課堂”隻在假期開放
在菲律賓中文課堂“過春節”
培養理解中國的美國學生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宣講會在港舉行
2024年中國智能算力增長74.1%
復旦大學團隊研發新技術延長鋰電池壽命
做中國催化事業的“催化劑”
人民網
>>
教育
>>
職業教育
殯葬教育亟須改革 清明被“圍觀”后冷思考
2023-04-24
在“引進來”“走出去”中完善職教體系
2023-04-21
培黎職業學院:提升技能素養,鍛造大國工匠
2023-04-21
山東職教:搭建實踐舞台,形成辦學特色
2023-04-21
95后首席焊工:用技術突圍無數獎牌
2023-04-10
鄉村振興,高職生搭無人機“起飛”
2023-04-10
課堂開在茶山上
2023-03-31
機器人裝備助力高技能人才培養
2023-03-27
師資缺口31萬!高職教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3-03-27
鄉村振興,職業教育如何作為
2023-03-27
結合產業搞研究 扎根鄉土育英才
2023-03-24
牽手重裝企業 培養機械設計制造類“雙師”
2023-03-24
推動產教融合要讓校企都得利
2023-03-24
促進雙向溝通 強化內部治理
2023-03-23
國家開放大學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在十八洞村正式成立
2023-03-20
江蘇淮安:幫扶新業態從業人員發展
2023-03-20
培育創新型技能人才 江蘇每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0萬人次
2023-03-16
全國政協委員鄭亞莉:發展職業教育要有新思考
2023-03-15
廣西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 培養適用型人才
2023-03-10
如何“叫座又叫好”,職業教育待解題
2023-03-07
讓技能大師成為全社會追捧的明星
2023-03-04
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9月舉行
2023-03-01
直面需求 扎實調研(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2023-03-01
發展面向鄉村振興的職業教育:人才如何“向農而行”
2023-02-28
擴大老年教育資源供給 推動老年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2023-02-27
數字化賦能職業教育
2023-02-27
虛擬仿真:沉浸式實習實訓
2023-02-27
精准對接產業需求 努力培養優秀技能人才
2023-02-24
上了職業院校,留學機會還有多少
2023-02-24
職普融通要“雙向奔赴”不要“單相思”
2023-02-24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頁
鄭水泉 劉 輝 徐 坤
黃寶印 賈德忠 洪俊杰
於成文 郭 勇 田 彥
李曉華 馬建新 邢紀紅
許 強 李潤東 郭 毅
首都教育系統將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強國,首都何為”這一重大時代命題。
教育銳評
情理並重,上好思政課
交流互鑒,擴大國際影響力(大家談·…
古戲台擁抱年輕人(快評)
讓尊師惠師蔚然成風
高校專業調整忌“新瓶裝舊酒”
農業教育要向“新”而行(人民時評)
“夜校熱”折射終身學習熱潮
多措並舉助推新職業健康發展
讓更多青少年愛上冰雪運動(人民時評…
本網原創
元宵節,在團圓裡種下美好向往
教育部:中小學生跨省轉學將實現“一網…
共護“地球之腎”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韓杰才:以一流大學的卓越發展助力教育…
中國農業大學發布首個國際奶業領域垂直…
任友群:高等教育要加快推進“以質圖強…
西安交大再發《科學》 超強韌合金取得…
李雲梅:讓數字化賦能國際化 加強“語…
許建領:深化校企“四個合作” 提升高…
洪偉:探索職教出海2.0模式 不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