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2022大学校长说”系列报道——

林万龙:思政课与实践行动共同发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22年02月21日09:30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21日电 “我们一直以培养能够为‘三农’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使命,同时,我校非常强调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日前,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

林万龙表示,为了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中国农业大学在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强化知农爱农的情怀教育、加强知农爱农的能力培养、强化学生学农为农的行动意识。

其中,加强知农爱农的能力培养主要有三大举措:一是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升级改造传统的涉农专业,如开设兽医公共卫生、生物质能源、农机智能装备等一系列新专业,开展农学专业的三级认证和国际认证,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二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通专平衡,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既具有宽阔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在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间做到融会贯通,提升创新能力;三是大力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生物育种的强基班,实行本硕博的贯通培养,同时通过人才特区来强化为农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中国农业大学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打造新时代“大思政”育人格局。林万龙介绍,在思政课程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设立了专门的人才引进委员会,大力实施思政课程“三三制”的改革;在课程思政方面,学校发挥思政功能的教改专项,把本科生的课程教学大纲转变成育人大纲;提出“课程即思政”的理念,即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大国三农系列”在线课程的建设,让同学们在课程学习当中能够厚植知农爱农的情怀。

谈到高校怎样去更好地对接服务区域发展,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林万龙提出了三点建议:强化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集中力量,研究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坚持“四个面向”,明确战略目标,聚焦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科技型人才培养领域;加强人才的自主培养之路,化解人才紧缺对国家科技发展和人才安全可能构成的风险。(周静圆、实习生李琨)

 

相关报道:

刘铜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特色人才

孙忠权:围绕中心建设服务 加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

夏文斌:多方位联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

汪明义:办学成就离不开使命坚守

樊伟:担当时代重任,用新作为激发中西部高校的活力与价值

赵忠秀:高校须与城市融合共生,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丁水汀:构筑未来科技创新的新磁场 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

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中西部高校的发展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责编:李依环、秦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