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中学: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3】

记者 张烁
2017年07月06日16:11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在地理课上,同学们脚踩铁路图,体验最快神州行。

创新培养:想方设法激励更多孩子

九年级(4)班的黄为,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可当她躲在幕后给电影、电视剧乃至广告配音时,流利的英语,精准的口型,角色的代入,惟妙惟肖,让她仿佛变了一个人。一年的时间里,黄为居然“出品”了400多件配音,拥有1.5万名粉丝。至于用英语无障碍交流?早就不在话下。

“刚来北京中学,我看到外教害怕得往后躲,不敢说话。”黄为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确实,接过首届新生班,英语教师谢菲菲也敏锐察觉到了孩子们的问题:把英语当成了做题,不但不爱开口,还兴味索然。

怎么办?她绞尽脑汁,就想让孩子们觉得英语“好玩”。“老师演得像不像?”有一天,谢菲菲把自己的配音作品发到微信群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哈哈!太有意思了。”不知不觉,配音成了班级文化,在互飙“演技”的过程中,英语听说能力慢慢长在了孩子们身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呵护、发掘孩子的兴趣,并不容易。“老师,我害怕数学。”接过新班,迎着不少学生怯生生的眼神,北京中学数学教师王来田打定主意,要让孩子们树立起信心。

第二天上课,王来田捧着3顶帽子进了教室,一顶厨师帽,一顶宽檐礼帽,一顶尖尖帽。“如果我想自己做一顶礼帽,怎么才能知道需要多少纸板呢?”这是个有趣的问题,六年级(2)班学生吕云起乐了,“老师!我有个好办法,就有点简单粗暴。”“什么办法?”“就是‘啪’得一下把帽顶拍掉下去,跟帽檐紧挨着,这不就是个圆嘛!”王来田大大表扬了他。

“当时孩子的表情,非常受用。”王来田欣慰地说:“‘传道’第一位的,就是让学生认可自己,热爱学习和生活。家长和孩子常说,你给的鼓励太多了,其实他们不知道,孩子给我的鼓励也特别大。做老师最幸福的是什么?就是孩子喜欢这门课,喜欢你。”

期末了,北京中学的孩子们,每人都收到一大叠纸,这是来自各科老师“私人订制”的评价。“靖宜,你的生物笔记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珺珺,你天生具有领导力和很强的协调沟通能力,把生物课代表做得主动而且尽职尽责”“佳烨,我发现,你是一个爱动手制作的男孩”……生物教师高畅这样写道。

“我校有五星级评价,针对学业,还有七星评比,比如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等。不能拿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手中要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人才。”为了呵护学生兴趣,培养创新型人才,夏青峰经常强调,不要非要评出有限的第一名、第二名,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励更多的孩子;一定要营造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心中有安全感,不怕失败,不怕挫折,这样才有可能不断激发出创意。

(责编:林露、申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