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曲家王黎光: 老百姓为何热衷让孩子学艺术【2】

考级是对艺术的一种热爱的方式
教育频道:每年寒暑假,我们都能看到音乐类考级的报名点排着长龙的景象。音乐考级的商业氛围很浓,家长们趋之若鹜。考级,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呢?
王黎光: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考级呢?艺术的魅力在哪?艺术是从生活当中来的,是对情感的最佳表达,任何一种方式都比不过艺术的表达方式。因此,热爱它的时候,人们都不可自拔,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考级不是一种艺术学习的专业方法,而是人们对艺术的一种热爱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热爱的过程当中,人们会主动寻求阶段性的进步,希望每一年有一些成长。于是就通过考级来验证一下艺术水准,我觉得仅此而已,通过考级最后考到音乐学院的人实在是很少。因为考级,基本上属于音乐艺术普及层面,它不是音乐艺术专业层面的行为。
很多家长是想通过考级让孩子达到艺术的更高层次,我觉得这个观点还不够正确,至少不够严谨。考级更多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是见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个台阶的过程。这个台阶就是每一年的练习有每一年的进步。我不说专业,就是从对艺术的严格训练的角度来衡量考级的话,我觉得考级更随意一些,更业余一些,不够职业。
当下,考级目前比考学的热度还要高,为什么?因为考级的门槛低,所有人都能参与,每一年都能有一点点进步,这对人们来说是非常欢喜的事情。艺术爱好者更多是把艺术作为提升个人修养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把艺术作为职业。
一个艺术爱好者,学习一门艺术是为了提升修养时,每年有一些进步,每年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当然是非常愉悦的。我认为,考级只能起到这个作用,而通过考级达到专业训练、素质很高的目的是做不到的。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想要科普的——音乐学院搞艺术教育,是为了大家能够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方法,比如说钢琴演奏,一定要掌握一种正确的弹奏方法;演奏二胡,也要掌握一种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人人都能达到艺术的最终目的,只不过你方法对,可能五年就达到了,方法不对可能用二十年都达不到,技巧在这里起这样的作用。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