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1月30日电(记者李丹)“昆曲是值得我用一生去追求的爱人!我会老去,而他永远年轻!”在微博签名里,湖南省昆剧团名旦雷玲这样描绘昆曲对她的意义。
29日在郴州闭幕的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上,雷玲表演了天香版《牡丹亭》,该剧是雷玲12岁接触昆曲时学的第一出戏,30年的锲而不舍令她如愿以偿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第26届梅花奖。
“《牡丹亭》有很多种版本。天香版《牡丹亭》顾名思义有牡丹‘国色天香’的寓意在里面。‘香’又和湖南简称‘湘’同音。我们这个戏的风格就是明艳、青春、有活力。”在演出后台的化妆间,雷玲一边上油彩一边告诉记者。
起源于元末、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艺术,因其哺育和滋养了中国众多地方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湖南,并形成后来独树一帜的“湘昆”。
1971年,雷玲出生在湖南郴州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昆剧家庭,父亲是师鼓手,母亲是琵琶手,雷玲从小就在父母的吹拉弹唱中长大,后来考入当时的湖南省艺术学校,走上了专业学习昆曲的道路。
“第一年练功的时候特别苦,几次扳腰的时候我都昏倒。有一次看见腿上一片黑的淤青忍不住号啕大哭,老师告诉我在淤青的地方放个热水袋,就会好的快一点,”雷玲回忆说,“到第二年开始学戏学习唱腔的时候,才慢慢体会到昆曲的美。真正爱上它的是我入湖南省昆剧团以后,通过老师手把手的传授,才觉得昆曲原来是那么美的。”
上世纪90年代初,雷玲从学校毕业,进入湖南省昆剧团。但很快,她对昆曲的热情被浇得所剩无几。“那个时候刚刚有电视机,接触的都是外来的‘的士高’‘伦巴’这种音乐形式,而观众很难看懂昆曲。当时很低谷的时候我也怀疑自己的选择。”她说。
有那么几年,雷玲没有登台。在这漫长的间隙期里,她跟人合伙开饭店、做生意,但她始终无法离开昆曲,自费参加各种研修班,并在此期间结识了昆剧表演艺术家张洵澎,成为其入室弟子。
“通过学习《长生殿·小宴》,我和恩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恩师手把手将保留剧目都教给了我,”雷玲说,“昆曲需要老师手把手传承,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这次戏剧梅花奖得奖的《风云会·千里送京娘》《蝴蝶梦·说亲》《凤凰山·百花赠剑》三出戏就是在恩师的鼓励下去报名的。”
随着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加入,昆曲这门古老艺术正被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甚至有年轻人将听昆曲当做时尚来追求。她认为,这好像是一个“大轮回”,当对外来的东西感到厌倦,回过头来看自己国家的宝贵文化遗产原来是那么美。
除了演出,雷玲也乐于参与各项活动向年轻人介绍昆曲文化。今年4月份,她在台湾演出期间,用半个月的时间在各大高校和中学讲课,许多年轻人都跃跃欲试,希望去感受一下这门古老的艺术。
“现在昆曲的发展越来越好,很多青年人愿意加入昆曲的专业学习队伍,”雷玲说,“昆曲活了600多年,而我们还在不断追求它,证明了它的魅力。昆曲没有老的时候,我相信知音会越来越多,对于遗忘的对抗终究会胜利。”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