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马上”过年:感受新生·奉献·巨变·回家 组图【2】

2014年01月30日07:14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马上”过年:感受新生·奉献·巨变·回家 组图

  1月27日,江苏省赣榆县民间艺人王老三在赣榆老街集会上剪纸。邵世新摄/光明图片

  回家·回家的礼物

  1月24日,500名农民工乘坐由福建省福州市总工会组织的动车专列踏上返乡的旅程。记者一路随行,感受“新福州人”返乡路上的温馨,记录他们带给亲人的礼物。

  深冬的福州,天色微亮,冷风吹过火车站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候车大厅里,500名农民工从志愿者手中接过年货礼包。

  在排队候车的人群里,“新福州人”齐平华领着妻儿,拖着行李,步履匆匆,笑容与幸福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小齐一家来自江西进贤的农村,作为一名路桥工人,5年来他一直“活在深山”。以路为家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三口就住在工地附近的活动房里,平均两个多月才能去趟县城。

  因为路上不方便,这次一家人只带了一箱行李。箱子里,一件红色及膝的长款棉衣和一双由妻子亲手制作的棉鞋占据了大半空间,这是他们给家里80岁奶奶准备的礼物。“东西并不贵重,但总算是一点儿心意。”小齐说,“希望穿着棉衣棉鞋,老人家能知道,在福州的孙子心里一直挂着她。”

  车内暖意融融,车外绿水青山。返乡动车行驶在素有“中国最美铁路线”之称的向莆铁路上,沿途的风光让不少首次乘坐动车返乡的农民工兄弟“迷”了眼。

  在第12车厢,记者遇到了来自江西永修的李春生。1993年老李来到福州,从一线岗位干起,成为仓储主管。他所在的班组不久前还被评为“工人先锋号”集体。

  老李告诉记者,父母今年已经70多岁了,每年回家过年,老李总是要洗一些照片带回家。他说,在外漂泊的日子里,最想念的是自己的父母。自己不能时常陪在父母身边,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少一些孤单。今年,老李将自己“工人先锋号”班组的大合照带回了家,他说:“这份光荣与自豪,胜过许多礼物。我们的成长会是老人家心里最大的安慰!”(本报记者 高建进)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