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中国第29个教师节。这个时候,所有送给老师的掌声、鲜花、贺卡与短信,抑或孩子们手绘的看不懂的涂鸦,都在表达一种敬意:感恩老师。但在昨日,看到一则很有幽默意味的报道:过节遇冷,音体美老师求关注。据报道,尽管教师节来临,可同是教师,境遇却大不相同: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老师及班主任会被鲜花和祝福包围;而音乐、体育、美术等小学科老师就容易受到冷落。
也许,看过报道的不少人会哂笑:这个“求关注”,不就是相关老师在向家长撒娇嘛,提醒着送礼也该给自己一份呢。但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个“遇冷”、“求关注”,恐怕大家还是有些误读了。
毋庸讳言,近些年来,在各地学校,出现了部分老师节日收礼的现象,以至于一到教师节,该不该送礼,要怎么送礼等问题,已成了家长的烦心事。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老师都在坚守着职业底线。从此前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无数彰显他们崇高职业道德的感人故事。至此,能否问这么一个问题,这背后是不是透露出现在教育的某种生态?据笔者所知,现在在一些学校里,音体美这类课程有一个名字:杂课。什么是“杂课”?简单地说,就是可以随时按“主课”安排而冲掉的课。
显然,中小学校音体美等学科老师在教师节“求关注”,反映的应该更是关于对现下教育体制改革的某些呼吁。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音体美等课程属于“杂课”,学得怎么样,都无关紧要。报道有这么一个细节,一位家长说,如果所有科目老师都送,一方面是顾不过来,另一个原因她说得很直白:“那不等于白花钱?”
不能不说,这句话已把一个事实呈现在人们面前,那就是我们眼下的中学教育,依然稳稳抱着“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分数第一”的指挥棒不放下。就老师而言,分数也是他们的命根,只要没被划入中考、高考范围,那就是在学校没地位,就会被看不起。根据报道,就中学阶段而言,美术、音乐等课程的任课老师评职称难度最大,生物、地理、历史、物理等次之,最有优势的,还是要数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在教师节前夕,一些地方一些音体美等杂课老师发出“求关注”的呼吁,显然已经超出了教师节该不该送礼的讨论范畴,而是提出了一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回应的、教育改革将往何处改的沉重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