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钟刚过,西城区新文化街的一家文具店就早早开张了,老板虽然有点睡眼惺忪,却仍旧热情地招呼着进门选文具的学生和家长,“歇业一个暑假,学校开学,我们也开门了。”
和别处不同,这附近的不少商家都遵循着这种寒暑假歇业的时间表,原因是新文化街有一所将近5000名学生的重点小学,他们是这些商家最主要的客户群。围绕着学校,周边已经兴起了一个蓬勃的商业生态系统:文具店、玩具店、零食店、食品摊、早点店、视力养护中心、培训学校……一所学校几乎可以养活一条街的生意。
记者以新文化街为样本,调查了“校园生态圈”的构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生态圈”,据某些商家的说法是因为“学生的钱太好赚了”,随着生意的红火,校园周边商铺堪称寸土寸金,租金翻倍,为了更高的利润,商家都有各自的“诀窍”,把钱从学生和家长的腰包中掏出来。
而这样的“生态圈”,几乎普遍存在全市各大中小学周边。
小食品店8家 诀窍:隔着栏杆送货 浓烈肉香诱惑学生
在这条1000多米的街道上,卖小食品和零食的商店比比皆是,小店里经常挤满了孩子,他们边走边吃。离学校比较近的小店还有他们的诀窍,那就是送货上门。
中午,正是孩子们在操场上活动游戏的时间,记者却发现有几个孩子隔着学校的栅栏对着零食店的方向挥手,店老板立刻跑过去,不一会乐滋滋地跑回来,抱起一口袋小零食给孩子们送了过去,几个孩子立刻拆开,蹲在学校角落里大吃起来。“中午学校不让孩子出来,我们就只好送了,一个中午能送上百包呢,孩子最喜欢吃这几种零食,放学的时候来买的更多。”记者看到老板指的一堆花花绿绿的小食品,上面标着“鸡翅”、“牛排”、“羊肉串”等,都是麻辣味道的,五毛钱一包,隔着塑料袋包装,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香味。
记者发现,虽说这些“五角零食”名字写的是肉,可原料都是面粉,之所以能散发出浓烈的肉香味,主要是添加剂的缘故。几乎所有的小零食都列出了甜蜜素、脱氢醋酸钠、山梨酸钾、食品香精、鸡粉、葱香粉等添加剂成分。
从外包装上看,零食都有QS食品生产许可证,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网站查询,却发现QS认证里根本就查不到,一些企业和食品还上过“黑名单”。记者从批发市场了解到,这种“五角零食”成本仅几分钱,批发价一两毛,销售终端就是校园周边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