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师的坚守:我愿意 用青春守望校园【4】

2013年09月10日10: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教师的坚守:我愿意 用青春守望校园

  王美荣:从“姐姐老师”到“妈妈老师”

  我是安徽省淮南市潘集镇后圩小学语文教师。1994年大专毕业后,我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学校试讲,从此就对学校、孩子有了放不下的牵挂。没想到,我在这所全市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一待就是将近20年。

  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学校没有食堂,周边也没有小饭店、小卖部,我又不会做饭,只能有一顿没一顿地胡乱做点、吃点。住的地方就更简陋了,用秫秸子隔起来一间小屋子,既透风也透亮。没办法,我自己找来化肥袋子缝在秫秸上。白天还好说,孩子们都围在我身边。到了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学校。学校不远处有几座坟,我倒不怕“鬼”,就是怕有坏人突然出现。

  不管怎么苦、怎么难,一站到讲台上,我就把什么都忘了。

  因为学校教师少,我每学期要带不同年级的语文课,每周都要上30多节课。除了带课之外,我还是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长、少先队辅导员、留守儿童之家辅导员。

  记得班里有一个学生,经常逃课,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特别差,家长都几乎放弃了他。寒假期间,我去他家家访,慢慢地与家长交谈,直到家长认识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重要性。通过我和家长的配合教育,现在这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能考到80多分,家长见到我都对我特别尊敬,总说是我让他们的孩子有了出息。

  这些年,调离的机会有好多次。有一次,当我得知区教育局准备把我调到条件比较好、离家也很近的平圩中心校时,我的心里充满了矛盾。但一想到这里条件这么艰苦,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我就打定了主意——不走!其实,每次只要有一个孩子对我说:“老师,别走!”我就迈不动离开的步子,我离不开这群可爱的孩子。

  我爱每一个学生,朴实的学生和家长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我的爱。冬天,有学生家长给我送来自己亲手做的棉鞋。春天,有学生的奶奶去野外挖荠菜,让孩子带给我。还有什么比这些情意更重?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带好这些孩子?

  眨眼间,我当老师快20年了,我也从一个“姐姐老师”变成了“妈妈老师”。人们总说教师很伟大,可我一直觉得自己只是在做喜欢的事,和伟大无关。看着孩子们一天一天快乐地学习、成长,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本报记者 宋伟涛 俞路石 通讯员 李双红 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教育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