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光正:“后山片”的学校教了个遍
我来自湖南省保靖县夯沙乡立口教学点。到今年为止,我在村小当老师满38年了。
夯沙是我们保靖县吕洞山区最偏远的乡镇。因为交通最闭塞、经济最落后、发展最缓慢,我们当地人都喊这里“后山片”。
1975年2月,因为能写会算,我被全村男女老少顺水推舟,推上了矮坡村小的三尺讲台。在夯沙,矮坡村小最偏最远,离乡场有50多里山路。平时这里根本派不进老师,学生读书吊儿郎当的,读不到两年书就辍学了。
为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我甩开膀子干起来。交得起钱的,交不起钱的,读得进书的,读不进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一个不漏地把他们请进学堂。
在我的努力下,村民们慢慢学会了写字和算账,孩子们慢慢爱上了学校和学习。
1984年秋季开学,原来的两个民办教师同时离开,吕洞小学五六十个学生一时间面临无人管教的尴尬局面。临危受命,我二话没说,翻山越岭来到吕洞小学。很快,学校的两栋烂木房教学楼推倒重建了,还圈了围墙,砌了堡坎,学校和学生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我教的班级学生成绩从全乡最后,一下子跑到了最前头。
蜂糖小学也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1989年3月,前不挨村后不挨寨的学校被村民卖掉了,20多个孩子无处上学。为让苗家孩子实现在家门口读书的梦想,我主动去了那里,把烂仓库改成教室,和孩子们在“仓库学堂”度过了整整3个春秋。
3年后,我按上级安排又回到本村的矮坡村小教书,一直到2007年春天。
矮坡村小停办后,我又来到了立口教学点。在这里,我再也不想转移了。目前这个点上只有我这根“独木”在支撑,一旦我撤退,立口、张王、蜂糖、俄力、矮坡五个村的孩子连个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都没有了。
38年里,我以吕洞山为圆心,辗转苗寨最偏远的学堂,把自己执教的线路图只画在吕洞山区夯沙乡“后山片”这个地方。说来不知道你们信不信,我的学生里有20多个孩子相继上了中专,读了大学。我们苗寨的文化人越来越多了,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通讯员 田亚君 采访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