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造假变难了--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育部:中小学生学籍造假变难了

2013年08月22日16:0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林露)今天上午,教育部公布历时三年制定完成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并从9月1日起实施。这是第一部全国性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将推动解决随迁子女就读、营养餐和校车管理等一系列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杜柯伟表示,今后每个学生在全国将有一个惟一的学籍号,并将跟随其终生,在电子学籍系统环境下,学籍造假很困难。

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对学籍的取得、变动、丧失、恢复、完结等方面的规定和管理不够严谨,出现了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问题。根据《办法》,学校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应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查重。

据了解,学生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从幼儿园入园或小学入学初次采集学籍信息后开始使用,学生进入更高年级或更高教育阶段时,其学籍档案基本信息均采用第一次采集的数据信息,学籍号生成规则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订。

今后每个学生在全国将有惟一的学籍号,籍随人走。“但以下三种情况学生可不转学籍,属于例外,即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外,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杜柯伟表示。

如果有人为了升学或求职想动“歪脑筋”修改档案中的数据,他能“得逞”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罗方述说,数据采集填报、修改权限在学校,数据审核权限则在学校、县两级。“初次信息采集后,家长须在打印件上签字确认,这也是为了防范学籍造假行为。”杜柯伟说,如果涉及改名或居住地变化,可出示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等到学校进行修改,学校修改后须复印并上传到县里,县里进行审核。学籍信息的任何一个修改都会记录下来,操作人员所做的每件事都会留下痕迹,如果出现数据造假、数据错误等情况,都能找到责任人,追责到底。

据了解,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建设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根据工作计划,各地要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系统部署工作,在9月底前完成全部学生数据的采集,10月底前所有数据进入国家系统。截止目前,北京等20个省份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据采集或数据补录工作,内蒙古等8个省份的3520万学生数据已进入全国系统。今后,这一系统通过电子地图可逐级查看全国、各省、地市、县、学校的学生情况、营养餐情况和校车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掌握每一名学生、每一辆校车以及学生营养用餐的情况。

 

(责编:王玉雪(实习生)、林露)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