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撤并致辍学儿童增加 多地恢复教学点【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乡村小学撤并致辍学儿童增加 多地恢复教学点【2】

2013年06月05日07:26    来源:CCTV-新闻    手机看新闻

  字幕提示:

  易杨家教学点门前

  村里的皮影老艺人

  常向孩子们展示绝活

  白岩松:

  回头看撤点并校当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审计署5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也集中地进行了梳理,我们来看一下,撤点并校当中问题,第一,部分地区就学距离明显增加,有的学生上学耗时偏长,增加了多少,调查增幅其实非常明显,一个初中的服务半径超过了八公里,小学超过了四公里,可见孩子要走多少,到了西部的时候,这个数字又更加可怕,平均半径初中是14公里还要多,小学达到了6公里,想想孩子们要走多久。

  第二,部分学校校车配备和监管不到位,交通安全风险增加。这几年没少在记忆当中有过那种惨痛的回忆,而且这次他们调查的时候,发现超过30%校车都有超载的现象,更不要说还有不到10%连年检都过不了的校车。但是这里风险就藏着。部分学校寄宿设施建设滞后,条件简陋,管理和服务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加重,辍学人数有所增加,交通费一下子增加了将近四百,还有住宿,包括有的时候要陪着去租房子,因此负担一加重,宁愿让孩子不上学了,难道20年前,我们千方百计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孩子失学,现在反而又增加了。

  最后一些地方生源向县镇学校集中,出现新的教育资源紧张,因此撤点并校当中的问题已经非常明确显现出来,但是如果不撤点并校,回到村子里头去,有小学或者说教学点,也有它自己的问题。比如说老师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们接着看记者调查。

  放短片

  字幕提示:

  “走教,开阔了孩子的眼界。

  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他们求知的欲望呢?”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教老师 龙艳梅

  解说:

  每周三,乡中心学校的老师需要骑40分钟的摩托车,跨过山路十八弯,到教学点走教,孩子们上学方便了,老师们就要辛苦一些了。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走教老师:

  从不离水,摇头摆尾,鳞光闪闪,满身珠翠,这是什么呀?

  学生:

  鱼。

  解说:

  这一天走教教美术的李老师,带来了很多孩子从没见过的金鱼。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走教老师 李闱:

  每一次我们过来,按代课费处理,其实跟原来在乡学校的费用是一样的。

  解说:

  在红安县教学点的走教老师,大都是去年湖北省对口招录的,实行特殊的年薪制,一年三万,比很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还高,他们大都大学毕业,平时在乡中心小学工作,定期到教学点走教。对于艰苦的教学,很多年轻老师需要适应。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走教老师:

  下班了以后干什么,你一个人在这里,我们是八几年的,对这个工作和生活都有一定的自己的要求。

  解说:

  随着教学点的恢复,老问题也跟着回来了,一方面很多教学点的正式老师年龄老化,身心疲惫。另一方面,偏远的教学点还8是很难招到老师,全乐教学点的周老师就是临时招聘的代课老师,每月工资一千元左右。

  湖北红安县全乐村教学点代课老师:

  10像铅笔加鸡蛋。

  解说:

  周老师教学前班的语文和算术,工作不轻松,班里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

  湖北红安县全乐村教学点代课老师:

  这个小孩子以前在城镇那边一个幼儿园里面读书,中午老是吃不饱,加上这里有一个教学点以后,这里接送也很方便,小孩子就吃得饱一点。

  解说:

  尽管工资不高,但是两个女儿也在这个教学点上学,照顾起来倒也方便。

  记者:

  有没有家长会说,你不是正式老师,会对你有一些意见,有吗?

  湖北红安县全乐村教学点代课老师:

  没有,只要是我的课,我就会用心去对待他们,有时候他们拉屎拉尿的,我还要去帮他们弄。

  解说:

  师资的缺乏直接影响是教学点的学习进度大都落后于中心学校。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走教老师:

  因为这边学生基础比较差,然后平时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少,所以我基本上没有按照课本来上。

  解说:

  教学点的孩子跟正常的小学相比水平如何?

  湖北黄冈市红安县走教老师:

  差不多一半的进度。

  解说:

  这一天易杨家教学点的吴老师病了,李成友老师不得不一个人承担学前班一二年级的全部课程。

  记者:

  这是一年级的(内容),这是学前班的(内容),那个是二年级语文课?

  李成友 湖北红安县易杨树教学点老师:

  对。

  解说:

  48岁的李老师还珍藏着学校撤并前跟孩子们的合影,如今教学点从刚恢复时的40来人,少了一小半,最近一二年级又有四个学生转走,去县里租房借读。

  李成友:

  在这比较寂寞,平时说话的人都少,那个孩子少了,学习的活力小了。

  记者:

  最难过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李成友:

  那个孩子成绩比较好,你刚刚跟他熟,他就走了。

  解说:

  面对教学点出现的师资难题,红安县决定建立机制,让45岁以下的公办教师,定期到教学点轮岗,作为考核业绩的内容之一。

  徐德利 湖北红安县城关镇中心学校校长:

  教学点既然纳入这个乡中心学校统一管理,九年一贯制本校里面的优秀教师,如果能够长期轮流到下面去任教,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解说:

  而红安县现在撤并学校的原则是,只要家长不同意撤并,教学点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保留。目前教学点最少的只有两个学生,但是他们还是配备了两个老师。

  蒋红平:

  这两个人家长比较特殊,他的家庭是老人在家,父母有病。

  记者:

  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走?

  蒋红平:

  我们就不撤并了。家长的意愿是我们考虑撤不撤并的第一原则。

  白岩松:

  撤并有撤并的问题,但真说在乡村里,比如说教学点也会遇到它的问题,老师素质提升问题,另外非常脆弱,只要一个老师一病了,另外一个老师要去代课,长期性得不到保证,有时候进度还跟不上。因此,在这样一个复杂、两难的过程中,教育人士到底是如何看的呢?

  接下来连线一下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院长杨东平。杨院长,您好。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岩松,你好。

  白岩松:

  过去撤点并校的时候一窝蜂,这回一叫停,好像大家担心成为另外的一窝蜂,到底撤还是并还是留,应该什么是标准,您的思考结果是什么?

  杨东平:

  现在撤销容易、恢复难,可能现在不能说出现新的一窝蜂,各地要重新恢复教学点,难度非常大,所以我觉得有少数县已经开始统筹规划,弥补过度撤点并校造成问题,很有远见,但其实这样的县并不是很多。

  白岩松:

  您的建议,该拿什么当标准呢?

  杨东平:

  很多地方,刚才红安县也提出了他们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保障学生能够就近入学。我记得好像徐州市提出要把家校距离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就近安置,这是一个原则,主要是就近入学,尤其是低龄学生。

  白岩松:

  但是杨院长,我刚才说左右为难,记者采访,准备这期节目的确左右为难,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如果就近入学,又如何弥补这里的一些缺点,比如师资水平可能不高,另外不那么稳定等等?

  杨东平:

  我们把这种人数比较少的学校包括教学点,称之为小规模学校,我们必须看到,在城镇化大背景下,由于人口减少和人口流动,农村小规模学校,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现在有四五百人学校,过两年也会慢慢变小,日本、台湾都是这个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建设农村小规模有一个长期的考虑,所以要提供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教学管理、经费支持、教师补充,要构建一些新的机制,跟原来大规模学校不一样。

  白岩松:

  我明白,应该是我们的政府,包括教育界人士,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杨东平:

  对,这里面最难的其实还不是钱,因为要恢复教学点,投资在更新和改善一些校舍是相对比较容易,最难最核心问题是教师,因为如果教师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小规模学校的质量提不高,学生还会流失,所以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那么解决教师问题,现在有一些,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像中心学校老师下去走教,包括教师轮岗等等,还是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措施。

  白岩松:

  非常感谢杨院长给我们带来的解答。今天这个节目的这个话题先说到这儿,接下来要说几句话多余的话,其实又不多余。昨天开始,《新闻1+1》每天要拿出几十秒的公益时间,一直持续到7月份,因为今年699万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被称为史上最难,我们会同我们很多合作伙伴,明天起,通过互联网,包括官方微博等等,有更大范围的这种岗位提供,我们就业有未来,每天争取能够提供几百个,如果一个月能提供一万个才好。(刘楠)

(责编:熊旭、林露)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