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了别人的钱,家长应该怎么办?--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孩子“偷”了别人的钱,家长应该怎么办?

王崇

2013年01月06日08:39    来源:新闻晨报    手机看新闻

星期日新闻晨报记者 王崇

主持人:王崇

关心儿童,关心家长。

意外地接到一位家长的来电,表示事出紧急,转了好大一个圈,终于联系到我。在大致了解了情况后,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沟通。最后,我问这位读者,是否愿意我将对话形成文字见报,她表示同意。几分钟后,我收到了她长长的短消息,那是她在与我通话前就写好的,只是发给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的哪位朋友那里。最后,这位读者又发来短消息:“王崇,之前发来的短信我一个字没有改,因为真的希望得到你的帮助。但那是在和你通话前的状态,此时我的感受已有所不同。我希望能在你的专栏中看到对此事的深度解析,有时人是不能或不愿面对自己的,除非得到善意的帮助。当然,我也知道这得视你的版面内容安排需要。此刻,我感觉轻松许多了,谢谢。 ”

以下为我们在电话里的对话。

王崇你好。我是新闻晨报的一名读者。昨天我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蒙住了,向你紧急求助。事情是这样的:学校要收200元的学杂费,由于头天晚上忘记将钱放进孩子书包,中午我特地将钱送到学校,在校门口巧遇外出进校的班主任后遂将钱直接交给老师。没过多久,老师打来电话来孩子已经交给老师200元钱,并说钱是自己的零钱。老师来电向我询问孩子平时是否有零用钱吗,我告诉老师可能是孩子想起没带钱早上向爸爸要的。与老师通完电话后,我立即与老公核对此事,老公说他并没有给孩子钱。没过多久,老师又打来电话询问爸爸是否真的给了钱。我感到事情有些不妙,即到校找老师。到了学校后,老师给我看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200元钱。封面上大大地写着我孩子的名字。抬起信封仔细看,上面有明显被擦掉的其他小朋友名字的痕迹。我蒙了!!!回到家,我想了很久,再次与老师通话后,老师告知他淡化地处理了这件事,没有当面揭穿孩子。同时,班上确实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丢了钱没找到钱而急哭了。听了这些,我更傻了,不知怎么办。

我们是个中等富裕的家庭,老人离得很近,但我全职照顾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很严厉很少宠孩子的人。我虽不似他们那般严厉,但我的习惯以及我所受的教育及理智都告诉我对孩子还是该“严”的。事情是昨天发生的,我还没能整理出一个较好的思路处理此事。初步设想是不揭穿孩子,编个类似的故事讲给他听,重点渲染丢钱孩子的焦虑和伤心,以及事情真相大白后并不那么 “恐怖”,那个拿钱的孩子也终于释然。可我感觉要编好这个故事我的能力技术都还欠缺,我又不想拖时间,遂向你求助,看看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洁(化名):王崇,我不知道我表述得清楚了吗。听到这件事,我真的蒙住了。老师给我看的信封是别的小朋友的,上面写着那个小朋友的名字。但是,我的孩子把别人的名字擦了,写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老师。对于孩子的一系列动作:擦名字、写名字、对老师说是零用钱,我都感到很困惑,也感到很震惊。

星期日:你介绍得挺详细的,只是我是一个反应比较慢的人,有些问题需要问你。你刚刚提到一个信封,那上面有别人的名字,然后被擦掉了,写着你孩子的名字,你的解读是什么?

张洁:我没给过他钱。他爸爸也没给过。

星期日:这个我听到了,那个信封是什么意思。

张洁:我找到老师,老师给我看信封。很明显,上面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被擦掉了,我孩子的名字大大地写在边上。

星期日:那是什么意思呢?

张洁:意思就是我孩子把别人的名字擦掉了,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交给老师。

星期日:我现在听明白了。那么,这是事实吗?还是猜测?

张洁:老师给我看了信封,我是亲眼看到的,我们家没有那样的信封。我也看到小朋友的名字被擦掉的痕迹。

星期日:我需要你的帮助,不知你是否愿意按照我的思路来帮助我?

张洁:我很愿意。

星期日:你已经详细告诉了我关于那个信封的事,我想知道,这一切是猜测,还是已经与你孩子核实后的事实?

张洁:没有核实。

星期日:所以,这是你们对一个现象的解释?

张洁:是的。

星期日:那有没有可能,至少有一万分之一的可能猜测是错的?

张洁:有可能。有可能。

星期日:谢谢你帮助我。那么关于这件事情,老师是否与你的孩子核实了?

张洁:你知道信封原来的字印是很深的。他擦掉了之后,在那个名字旁写上自己的名字,很明显的。

星期日:我理解,但是我们还是有可能猜错,是吗?否则生活中就不可能存在“原来是这样啊”的说法了。所以,老师是否核实了呢?

张洁:老师跟我说,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很突兀。然后她问了我孩子。

星期日:问了什么呢?

张洁:这个老师倒没跟我说,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问我,说“你孩子说这是他的零用钱,是这样吗?”

星期日: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老师是否与你孩子核实,你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你了解到老师在处理这件事时已经很尽力在保护你的孩子了。

张洁:是这样的,老师问过我孩子,这钱是不是他的零用钱,他说是的。

星期日:我很想知道那个被涂改名字的小朋友交钱了吗?

张洁:问题就在这里,老师告诉我,那个小朋友的钱丢了,很着急,甚至都在那哭了。

星期日:丢了多少钱呢?

张洁:200元。王老师,这件事如果我想好了,我会与孩子核实,但我好像没有办法这么做,至少今天没想好怎么做,我不能去跟他核实。

星期日:那么,你打电话给我,希望得到什么呢?

张洁:其实,你刚刚已经给了我一个比较好的提示,作为妈妈,我当然希望听到的是另外一种解释,但是我没办法去核实,没想好怎么跟他谈这件事。

星期日:所以你希望?

张洁:我只能先假设一种结果,当然好的结果是最好了,假如真是他涂改了别人的名字,当然就像老师讲的一样,要淡化处理这个事。只是有一点我是不能接受的,就是那个小朋友的钱丢了,我的孩子难道一点反应也没有?对于他的无动于衷,我有点不能接受。

星期日:我很能理解你。

张洁:因为这好像是一种本能,当别人遇到伤心、难过的事。他能无动于衷,我觉得我平时对他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他怎么能这么冷漠?

星期日:我们先来轻松一下,我可不可以开开玩笑,你今天打电话给我,是要得出一个结论:你对孩子的教育出问题了。

张洁:反正我跟我老公讨论时,我老公认为我对孩子的教育有问题。他这样说的时候,我说这个结论需要商榷。但那个同学丢了钱很伤心,他无动于衷,我搞不懂。

星期日:我想先问你一个题外话,你小时候偷过东西吗?

张洁:我发给你的短信中提到了一点,我妈妈是老师。

星期日:你曾经偷过东西吗?

张洁:从来没有。

星期日:那你有没有动过偷东西的念头。

张洁:可能就是看到别人有好东西羡慕,心里想占为己有,但是从来没有付诸过实施。

星期日:我来跟你分享我偷东西的经历。我偷过我爸爸的零钱,还偷过小朋友的橡皮。我跟我先生聊天时,他告诉我他小的时候,跟他的伙伴一起去水果堆,一个人挡着,另一个人偷苹果。

张洁:那不是偷,应该是加引号的抢劫。

星期日:对对,我不是要给他留点面子嘛。我还知道很多人小的时候都偷过东西,最著名的好像还有一个总统,已经很有钱了,但就是喜欢偷东西。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孩子去偷东西,而是我想你今天来找我,一定是希望与我一起探讨,看看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处理。

张洁:是的。

星期日:所以,我们可以不那么紧张地面对孩子可能的偷窃议题。孩子很多时候并不真正了解某些行为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有一个念头。胆子大的孩子或者压力大的孩子可能就实施了念头,比如像我这种孩子。胆子小的,就像你这种孩子,就没有机会变坏了。所以,今天你是一个正直的人,而我是有一些污点的人,但并不影响我们今天可以在一起讨论儿童教育。

张洁:我现在听你这样说,好像轻松一些了,刚听到这事时,我真是觉得不能理解,就是无语。

星期日:谢谢你告诉我你现在的感受。关于这件事,我想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坦诚地与孩子进行核实。我听下来,真是觉得孩子的老师已经处理得很不错了,尽力地保护孩子。但这个过程中,正透露出我们的文化,一种隐藏着的文化:很多事只能暗示不能直接谈。如果你经常看我的文章,你大概知道我的观点: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谈的,只要我们不判断。

张洁:这个好像很难啊。

星期日:是的,是不容易,但也没那么难。因为有一点我相信我们是可以达成同识的:除非经过核查,否则所有的猜测都可能是错的。而且,猜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即便是我们猜对了,我们也会因为理所当然的猜测而丧失了倾听别人的机会。我们也会因此失去理解他人的机会。事情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所面对的那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想法,他的感受是什么。所以,如果你要问我建议,我的建议是:不带判断地听听孩子怎么说。

□王崇建议:我们可以这样与孩子对话:今天因为老师收到了两份钱,所以我为此事去了学校,看到你交给老师的信封上面写着某某小朋友的名字,但又被擦掉了,旁边写着你的名字。我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你愿意告诉妈妈吗?

这里需要一些等待。孩子很了解我们,出于自我保护,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不太愿意与我们谈,这是很正常的反映。

如果等待了一段时间,孩子还是不说,那么我们可以对他们说:如果你没有准备好,我们可以暂时不谈这件事。如果你准备好了,我很愿意听听。

我们希望孩子是真实的,诚实的。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谈话的空间,允许他们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暂时不谈。事实上,如果家长可以这样与孩子对话,很多孩子都会觉得安全,愿意说真话。

 

(责任编辑:杨玉君(实习)、林露)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