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博士論文聚焦八角茴香對鹵雞肉影響 引N種聲音【2】

2014年12月03日10:05    來源:西安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博士論文聚焦八角茴香對鹵雞肉影響 引N種聲音

  網友熱議

  有人認為“小題大做”

  也有人認為“接地氣”

  昨日下午,記者拿到了孫靈霞的手機號碼,希望聯系她進行採訪,但是多次撥打均無人接聽,隨后,記者又聯系了陝師大生科院的輔導員,他們表示,自己也無法撥通孫靈霞的電話。

  昨天傍晚,陝師大的工作人員聯系到記者,他們轉達孫靈霞的話說,因為網絡上對她的畢業論文關注度很高,有很多記者都在聯系她,可是自己現在正在畢業的繁忙期,時間緊張,同時也不希望因為炒作而歪曲了她畢業論文的實際內容,所以婉拒了記者的採訪要求。

  在網絡上,記者發現,確實有不少網友對孫靈霞的這篇論文提出了質疑,一篇8萬多字的博士論文用來研究一種菜品,有點兒小題大做。但也有部分網友認為,這樣的論文“接地氣”,實實在在對生活有用。

  權威聲音

  論文答辯委員會主席:對科學研究不應膚淺理解

  對於有些網友認為小題大做的說法,記者聯系了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鄭哲民,他也是孫靈霞博士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主席。鄭哲民表示,科學研究都是細致的,這篇論文是理性的科學研究,不應該對此作出膚淺的理解。

  “孫靈霞的這篇博士畢業論文是國家課題,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項目,整個項目的研究對象就是鹵肉,其中還有牛肉、豬肉、雞肉等等,這篇論文主要是針對雞肉和八角茴香間的相互作用而寫的,總體來看,符合博士生畢業論文的要求。”鄭哲民說,“博士畢業論文需要嚴謹的實驗,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科學是細致的,網友不能將學術理解成普通的‘做飯指南’。”

  記者又聯系了陝師大生科院的陳錦屏教授,他是孫靈霞的博士導師。陳錦屏教授說,制作傳統肉制品的工藝有一定弊端,很多手工作坊生產的工藝質量穩定性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進入工業規模化生產是很難和傳統口味相一致的,這也使目前傳統肉制品在工業化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這篇論文主要講了加入八角茴香和沒有加入八角茴香的鹵雞肉到底有什麼區別,通過這種對比來了解風味在鹵煮過程中有什麼影響,風味是如何形成的,了解鹵煮的溫度、火力、加熱時間,讓風味達到可控,對於后面的風味調控和控制才能起到指導作用。”他說,“論文寫作期間,經過了大量的實驗,數據量也很大,孫靈霞計劃花很長時間把這一塊做起來,通過研究使得工業化生產的風味盡量達到傳統的味道,以便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