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例文1】
常 懷 敬 畏之 心
廣東實驗中學高三(18)班 陳楚琪
敬畏之心是對世間事物心懷尊重的態度,以最起碼的道德底線規范自己、引導自己的行為,使自我心靈寧靜、滿足,同時也使世界逐漸失去丑陋得一面。
在這注重物質與消費的今天,我們尤其需要常懷敬畏之心,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
常懷敬畏之心,就要始終地敬畏自然。
在社會文明不發達的的過去,我們用“天人合一”的觀念看待自然。這是一種敬畏的心理,於是我們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是,如今,當我們忽視自然規律,不停向自然索求更多,排放更多時我們可有想過,這種漠視自然的態度會讓我們自吃惡果嗎?還記得因砍伐紅樹林而減弱了自然對人們的保護作用而使蘇門答臘的大海嘯釀成逾十萬人的死亡的慘痛教訓嗎?
因此,我們面對自然時要時刻抱著敬畏之心,節制自己的生產、生活的行為與欲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常懷敬畏之心,還要始終地尊重生命。
特蕾莎修女對貧苦人們的愛就是處於她對生命的尊重,哪怕這個生命如此卑微。她曾把一個瀕臨死亡的老人帶回救護所,他躺在床上,緊緊地握住修女的手,說:我一生活得像條狗,如今我活得像個人,謝謝你!”尊重人的生命,視他人與自我生命平等,看到每個人的價值與尊嚴,而不因他的種族、財富、地位、學識等而鄙視他、漠視他。特蕾莎修女用敬畏生命的准則使自己成為“上帝的沉思者”,獲得內心的寧靜與滿足,也用自己的一生踐行這個准則,用“用偉大的愛做小小的事”的理念喚起全世界的良知。這就是常懷敬畏之心的最高體現了。
因此,我們要常懷敬畏之心,敬畏每一個生命,平等地關愛自己、關愛他人。
常懷敬畏之心,還應該對文化有一種敬畏的態度。
季羨林回憶自己的梵文老師西克先生時,說他雖然年過八十,但仍然認真地指導他唯一的學生,並把傳承自己畢生之學給一個異國學生看作他余生神聖的使命。我想,這就是一個真正學者的態度:負責任地研究、謹慎地傳承。這與當今一些對傳統文化毫不懷抱敬畏態度,戲說歷史的“學者”形成鮮明的對比。
因此,我們要常懷敬畏之心,敬畏知識與學問、文化與傳統,這也是學問的生命所在。
無論是對自然、對生命,還是對知識,我們都要常懷敬畏的心理,不要縱容自己逾越那條道德准線,讓自己的行為始終與起碼的道德操守、人的良知相一致。否則,我們不僅背叛了自己,也造成世界的混亂、無序。
人啊,還是要常懷敬畏之心,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才能使自己的內在與外在和諧,使人與人之間達到和諧!
【評分】22+22+9=53
【點評】這篇文章最大的優點在於緊扣題目行文,切合題意。本次作文中,絕大多數考生知道要寫“敬畏或敬畏之心”,但大多數考生隻籠統提到了“常懷敬畏之心”,不知道怎樣在選例和用例上突出“常懷”二字。而本文在“常”字上動了腦筋,在選例、用例、“點例”上突出“常懷”二字,使文章在眾多並列式結構議論文中脫穎而出。
【優秀例文2】
常 懷 敬 畏之 心
廣東實驗中學高三(8)班 於華杰
我是新到任的A市市長,對A市了解並不多,隻知其治安混亂,經濟落后,是一個“難治市”。今天將要召開第一次市常委會,聽說委員們准備了不少新議案,我要好好聽聽,對如何治理,我心中還沒底呢。但記住,常懷敬畏之心。
會上,規劃局長提到:“我建議將市北邊的林地改造成耕地,以解決我市糧食問題。”
“然而那是我市僅有的一片林地,不可以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啊。”我回答。
“有哪個地方建設經濟不開荒砍林?何況改為耕地后利益大大,不僅能自足,或許還能外銷他市。呵,‘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我被他的話鎮住了,確實許多地方都毀林改地,然而有好結果嗎〉大自然不是任人宰割的,這樣最終都會遭報復的,怎能不敬畏自然?污染了再治理那損失可大了!大躍進的時候不就是因為有人定勝天的思想,違背客觀規律,才導致了往后的三年飢荒嗎?居然現在還提“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我想,再聽聽下個議案吧。
“這個等我們討論一下。下一個!”
城建局長提議建設一個巨大的雕像,隻與人民公園,作為我市的標志,也作為我市的政績工程。
這個提議還好,“預算耗資多少?”
“約三百萬。”
“造價這麼高,如何負擔得起?”我驚訝。
“這怕什麼,建好了可以在公園設門票,一張五十,再將他設為什麼教育基地,規定中小學生必須去,這不很快收回成本。”
天啊!用人民的稅收建大雕像,卻還要封閉公園,收取門票,價格不菲。五十元,中小學生如何付得起?這哪是為人民服務,分明是搜刮百姓財產嘛。這怎麼可以!
會上委員們的建議都讓我吃驚,他們的敬畏之心哪去了?我終於知道A市貧窮混亂的原因了。
會后,社保辦主任滿臉堆笑地走上前來,在我耳邊低聲說:“市長,我有個提議,將我市退休年齡延后至65歲吧。”“為什麼?”我又吃一驚,“勞動力不足嗎?”
“嘿嘿,不是,不是,這社保金……就是可以付少點。”他一臉堆笑,眼神詭異。我一聽,不禁怒火上竄,恨不得立馬免他的職。這些人怎麼了?然而我壓制著憤怒,說:“這個明天會上再議。“
看來,還得從思想抓起。
第二天的會議上,我一字一頓地說:“有人說,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因為他們容易失去敬畏之心,內心才能平靜,社會才會和諧。同志們,作為領導干部,請大家常懷敬畏之心,敬畏自然,敬畏百姓。”
他們似乎被我這番話敲醒了一般,行動起來。五年后,A市已躍居省內強勢。市委們會心一笑——“常懷敬畏之心!”
【評分】22+22+9=53
【點評】本次作文中,寫記敘文的同學,最主要的問題是不點題,或只是在文章結尾輕描淡寫提一句,這對於考場作文來說這是很危險的,令人覺得所寫事例用來套另外一些題目也完全可以,如“尊重”、“謙虛”等。而本文圍繞“常懷敬畏之心”選擇三個事例,從敬畏自然和敬畏百姓兩個角度來組織文章,結尾用“常懷敬畏之心”的成效再一次突出“常懷”的意義,文章切合題意。此外,本文描寫細膩、生動,善於通過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是一篇成功考場作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