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請問是小蘭媽媽嗎?今天小蘭放學早嗎?要是趕得及的話最好來做一下康復訓練。”昨天,杭州市中醫院推拿科孫波副主任醫師一有空就打類似的電話。今年暑假,孫醫生和她的同事們接診了三四十個脊柱側彎的孩子,他們都需要長時間的矯正甚至手術。比如13歲的小蘭,她必須穿著盔甲般堅硬的支架,忍受各種痛苦,直到身體完成發育。
在醫生們看來,很多孩子的脊柱側彎問題,與他們平常的坐姿密切相關。而導致坐姿問題的元凶,最有可能的就是學校的課桌椅:孩子們每天要長時間地坐在上面,但課桌椅與身高不匹配的危害,卻一直被人忽視。
13歲女生脊柱側彎30°
天天背“盔甲”直到發育好
小蘭新學期開始剛上初一。跟其他同學不同的是,她每天都要背著一件塑料“盔甲”去上學。
“這是固定脊柱用的支架,治療相對嚴重的脊柱側彎。”孫醫生說,小蘭已經在她那治療了一年時間。當初,家長發現她兩個肩膀高低不平,穿裙子的時候髖關節也有高低,就上醫院做了個檢查,結果是脊柱側彎已經達到30°。
“因為支架很硬不能貼身背,所以得先穿一件T恤墊著,背好支架后再套一件T恤。我看她每次來治療時,支架裡面的衣服都被汗濕透了。”孫醫生說,小蘭今年13歲,她最起碼還要背著這個支架到發育停止。
今年暑假,光孫醫生一個人就接診了十來個脊柱側彎的孩子,整個科室加起來有三四十個,年齡集中在13到15歲。在孫醫生和她的同事們看來,之所以每年都會有這麼多的孩子被查出脊柱側彎,與他們平常的坐姿有密切關系。而導致孩子們坐姿出問題的元凶,最有可能的就是學校的課桌椅。
這一點,孫醫生深有體會。她的兒子與小蘭同齡,人已經長得跟媽媽一樣高了。她去學校開家長會,發現教室裡雖然也用著可調式課桌椅,雖然也被學校調成各種高低,但差距不是很大。坐進兒子的座位,孫醫生感到空間太狹窄了——桌子明顯太矮,想要把自己擠進座位,人就必須趴著或歪著。長此以往,脊柱想不側彎都不行。
“我身高一米六多,跟兒子班上大多數同學的身高差不多,他們坐著的感覺應該也跟我差不多,更不要說班上最高的同學已經超過一米八了。但是,我沒看見調得特別高的課桌椅。”孫醫生說,孩子每天跟課桌椅接觸七八個小時,從孩子的骨骼健康、視力角度考慮,學校應該根據每個孩子的身高“量身定調”課桌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