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達人:音樂女孩李思琳抱著小熊進耶魯--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海達人:音樂女孩李思琳抱著小熊進耶魯

陳竹

2013年01月07日07:40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拿到耶魯大學的全額獎學金offer后,18歲的李思琳抱著玩具小熊,像以前一樣說,“咱們去耶魯吧!”末了,又補充了一句——“這次是真的!”

  用音樂詮釋的無限可能

  4歲學鋼琴,10歲推出首張原創童謠專輯《幸福》,11歲舉家北上學習作曲,13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作曲系,18歲被耶魯大學錄取……在每一個階段,李思琳的道路都是自己選擇的。

  雖然出生於音樂世家,但父母覺得學音樂太苦,並未有意培養她。4歲時,李思琳看見媽媽林靜在家裡教學生彈琴,便主動提出要學鋼琴。媽媽說,學鋼琴很累,你要學就要保証堅持下去。李思琳說,沒問題,我會堅持的!

  在鋼琴方面展露出天賦后,李思琳又突發奇想要作曲。家裡現在還保存著她5歲時的第一張“作品”,瞎畫的五線譜旁邊,歪歪扭扭地寫著“妞妞作曲”。當時,李思琳在彈奏一首練習曲時問媽媽,這個作曲家還活著嗎?媽媽說,早就去世了。她又問,為什麼我們還要彈他的作品?媽媽說,因為他寫的好。思琳感嘆:她好偉大哦!

  到了晚上睡覺時,她突然跟媽媽說,媽媽,我想成為他那樣的人!於是,她自己拿了一張畫畫用的白紙,用五顏六色的彩筆開始畫譜,說,我在作曲呀!

  10歲時,李思琳已經拿了不少鋼琴比賽的獎,曾與理查德·克萊德曼同台演奏,出了第一張專輯,在廣州也成了小明星。

  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作曲系一屆隻招6個人,李思琳過關斬將,以第一名勝出。在參加面試時,老師問她,你是個小明星了,學了作曲就會很忙很累,沒有時間打扮自己,怎麼辦?當時13歲的李思琳說,外表不重要,重要的是充實自己的腦袋!

  讀了中國最好的音樂高中,李思琳卻決定要出國留學,而且不學音樂專業。雖然身邊要出國的同學也不少,但大多數都是去讀音樂學院,音樂學院不要求SAT成績,也沒有那麼多申請程序。

  李思琳卻一定要上綜合性大學。她覺得,生活還有無限可能,不必把自己局限在一條路上。

  媽媽得知她的想法后,對她說,我們家沒有那麼多錢,不會給你找中介,也不會給你報班,你要自己學英語,申請文書也要自己寫,而且必須拿到全獎。這符合這個家庭對她一貫的培養方針:從小,父母就告訴李思琳,賺錢給你交學費是我們的事,但學習是你的事,我們各司其職。

  於是,她開始自己准備SAT和托福考試。中國學生考SAT2,一般都選佔優勢的數學、物理、化學三科,李思琳卻選了數學、美國歷史和日語。美國歷史全靠自己讀書,她不僅看了考試推薦的輔導書和大綱,還把厚厚兩大本《美國人民》啃了好幾遍﹔日語是從去年暑假才開始自學的,結果也考得不錯。

  在參加耶魯大學的面試時,別人一般都隻聊45分鐘到1個小時,她卻不知不覺就聊了兩個多小時。聊起自己喜歡的霍桑的《紅字》時,面試教授問她,你讀英文原版時,是讀得很快,還是讀得很慢?李思琳說,讀得很慢,我不具備讀得很快的能力,而且我想精讀。

  “后來一想,才覺得自己特別傻,別的學生肯定會說讀得快,証明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很強。”李思琳笑著說。

  像阿甘一樣的“大智若愚”

  事實上,在父母和旁人眼裡,李思琳一直都是個有點“傻氣”的女孩。她想的事情很少,從來不會失眠,每天用各種語言對小熊說悄悄話,語速總是像打機關槍一樣,最具標志性的就是沒心沒肺的笑聲。

  李思琳把自己比作《阿甘正傳》裡的阿甘,正是這股“傻”勁兒,使得她拋棄了許多雜念,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我是大智若愚嘛。”李思琳說。

  她也會和同學一起去看電影、滑冰、游泳、打羽毛球,愛第一次見面猜別人是什麼星座,但是最不愛的就是逛街和打扮自己,同學戴美瞳、化妝、自拍,她從來都是素面朝天上學。“不想在這些方面花費那麼多時間,美不是化妝化出來的,奧黛麗·赫本那種經典的打扮才叫美。”李思琳說。

  剛上初中的時候,同學基本都有了手機,老師也勸她買個手機,方便調課時接收通知。李思琳回去跟媽媽說,給我買個最便宜的手機,能打電話、發短信就行。於是,媽媽給她買了一個500多元的諾基亞手機,一直用到高二,手機壞了才換了一個,還是1000多元的諾基亞。

  在人人網上,看到同學發一些去夜店、通宵唱KTV的照片,她就特別奇怪地跟媽媽說,她們怎麼有時間去夜店,去談戀愛呢?有這個時間用來讀一部文學作品,多幸福啊。

  李思琳已經陸陸續續讀了幾十本原版文學作品。她從小就對學語言“發燒”,能流利地說英式和美式英語,還自學了日語、德語。六年級時,父親給她買了一本中文版的《傲慢與偏見》,李思琳看完以后,就強烈要求買一本英文版的。過了一段時間,媽媽看見房間裡有個筆記本,還以為是新的,結果一翻開,發現裡面記的全是《傲慢與偏見》裡不懂的生詞。

  她常常被同學嘲笑“沒有童年”,被媽媽評價“老氣橫秋”,卻大愛BBC的《福爾摩斯》、《傲慢與偏見》、《遠大前程》、《簡·愛》,還追了六季的美劇《緋聞女孩》。

  從小到大,同學總是說她像一朵溫室裡的花,沒有談過戀愛,沒有經歷過挫折,沒有夜不歸宿,也沒有跟任課老師鬧過什麼矛盾。在父母的印象中,她也似乎直接跳過了叛逆期,從來不跟人吵架,甚至沒發過脾氣。唯一的一次算得上“反叛”,就是在備考音樂附中壓力很大的時候,曾用手肘撞了幾下媽媽,還故意把番茄醬洒到爸爸身上。

  未來要做一個“多面手”

  “最先想當鋼琴家,學了作曲想當作曲家,出了專輯后又想當歌星,現在想讀人文類的專業,做個跨界的人。”李思琳說,她想做一個“多面手”,一個“能學會玩”的人。

  她的偶像也都是這樣的人:最喜歡的演員娜塔莉·波特曼,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專業的高才生﹔亞歷山大·鮑羅丁是個化學家,卻寫了那麼多厲害的交響曲﹔還有她認識的一個作曲家,同時也是東北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做人就應該像他們那樣。”李思琳說。

  李思琳第一次去耶魯,就被學校多元的文化氛圍吸引了。兩次去美國參加比賽,她覺得普林斯頓的校園雖然美,但所有建筑都是統一的哥特風格,不夠多元,而且音樂部“小得可怕”﹔哈佛雖然學術氣氛濃厚,但和大草坪、紅牆總有種距離感。而一走進耶魯校園,“就有種磁場相吸的感覺,有學術,有娛樂,有生活,是一個可以吸引各種各樣的人的地方。每個人走在路上,臉上的表情給人的感覺都特別好。”她在耶魯買了一堆校名服、鑰匙扣、水杯、鼠標墊,還給自己寄了一張明信片,在上面寫道,這就是你的目標,你要努力哦!

  她18歲的人生,已經比同齡人要豐富了很多。每次出國參加比賽,很多同學比賽結束就走了,媽媽卻總是想辦法多請幾天假,趁這個機會一起自助游,去接觸不同的風土人情。暑假在歐洲比賽時,李思琳和媽媽比賽結束后又玩了3個多星期,自己坐火車、搭地鐵、訂住處,逛大街小巷。在法國,她鼓起勇氣向不懂英語的法國人問路,好不容易找到了蕭邦的墓﹔在美國,半夜下錯站,又把包丟在了火車上,英語不好的媽媽都差點哭出來了,李思琳給工作人員打電話、交涉,順利解決了問題。

  “這些經歷和在學校裡的學習不同,也是一種歷練。創作是一輩子的,你的作品能不能感人,與自己的閱歷有關,越老就越會有一些生活的閱歷和感悟。”李思琳說,“藝術家一開始比的是技術,到后來比的是內涵,不然只是一個匠人。我反感那些形式化的音樂,多讀一些書,接觸到不同的社會文化,對自己的創作很有好處。”

  2008年的暑假,她去剛剛遭遇地震的北川、都江堰慰問演出,在那裡寫了一部鋼琴獨奏曲《向死而生》,后來,她帶著這部作品在美國拿了獎,又在奧地利的音樂節上演出。

  “現在我還不想把自己綁得太死,想去多嘗試不同的事情,還想把我的音樂和公益事業結合在一起。”對於未來,李思琳還沒有太多考慮,“小時候的夢想,像當醫生、消防員都只是一個標題,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創造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

(責任編輯:袁勃、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